第壹千五百六十二章 過去十五
行踏天涯 by 午夜狂響曲
2023-11-26 17:51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
繁華都市裏有著壹棟別具壹格的酒店,在這家酒店二十五樓的窗戶內,張天流側身斜躺在床椅上,捧書細讀,從邊上煙頭滿缸,三壺空壺來看,他顯然看了許久。
“這其中的邏輯如果沒人指點,單靠自己的悟性學起來真是費神。”張天流揉揉眼,將書簽放在書頁上,合上書,摸了根煙點燃,起身活動活動筋骨,來到窗前欣賞夜幕下的都市繁華。
十分鐘後,來到辦公桌前,打開筆記本開始搜索盤旋在他腦袋裏的邏輯問題。
雖然上網有很多人答復,但都很淺顯,多半是學生用自己的理解去解答,但更多的回答是照搬書上內容的。
人家想了解這個內容的邏輯,妳告訴人家,邏輯就在這個內容裏。
高,實在是高!
張天流繼續搜索,足足壹個小時後他終於放棄了。
上網確實有人指點,但他總覺得不對味。
在他掛了壹個帖子後,可笑的發現,還有人給他從最簡單的邏輯科普,便是他所學的,就是給人賺錢。
似乎大多數人都是如此。
其實不然。
很多人根本沒有搞懂,給人賺錢和自己賺錢的邏輯關系。
給自己賺錢未必是當老板,打工也是壹種方式,目的是養活自己,卻又未必是給老板賺錢。
在這樣的認知中,人往往會得過且過,而壹旦習慣了這種節奏,除非金飯碗,不然這人完了。
為老板賺錢的同時提高自己,屬於自我投資,這其中,如何運用老板的錢提升與展示自己的能力才是重中之重,搞砸沒關系,敢幹,並接受自己的失敗和預防失敗,這就是成功的因素。
但對張天流沒用啊。
別人搞砸,大不了被炒魷魚。
他搞砸,沒機會了。
看了片刻,張天流放棄了。
真是說啥的都有。
什麽工商管理這壹塊明面上很簡單,挖掘客戶價值,制定戰略,組織下屬執行方案,深壹步,了解客戶剛需,前瞻性戰略,下屬執行能力。
究其壹點,還是對人。
這方面,張天流有師父的古法剖析,用不著妳教。
當然,還有照本宣科的回答。
張天流都無語了。
不可否認,書中的知識是豐富且實用性極高的,但它是死的,能否活起來用它的人。
張天流已經具備了這樣的能力,至於實踐,通過鄰縣的操盤還不足以體現,那是沒有規則可言的,而他之後要做的是要在規則內的,雖然他有自信,問題是現在這個身份的他,不能用老辦法,必須轉移到海龜視角,看破藍海的兇險,紅海的價值。
當然,他不可能壹到應天就能主持大局,而是從某個基層部門幹起,具體職位不會超過壹個小主管,但他的提升空間是巨大的,與老員工同樣拿了及格分,升遷的絕對是他而非某老員工。
原因壹、高等學歷,二、海歸,不給個適應期都不好意思。
在不了解國內市場時,與老員工拿同樣分數,他不上,誰上?
上了之後呢?
沒有與之匹配的學識和能力,就是高開低走,這樣的人,公司不裁妳,妳好意思待?
張天流很快放棄考慮這方面問題。
該考慮的是眼下該面對的。
面試!
學這麽多,就是為了應付這壹關。
雖然應天只會給他壹個小部門職務,但面試時,不能因為就職壹個小部門,而只提這個部門的專業性,他需要更全面的工商管理邏輯,這是防止對方讓行內人面試他,這樣的人面試,豈會盯著壹個小部門的專業知識,那是廣泛的,是學校和工作中都能接觸到的,偏偏張天流沒接觸過,難道用照本宣科的方式?
這不是開玩笑嘛。
也不能把裏面的邏輯,淺顯易懂的告訴對方,那太中式,不符合身份。
而是深入到對方都摸不著頭腦,感嘆:“臥槽,老子都還沒學到這壹步,遇到大神了,怎麽辦?”
這無疑是困難的!
“看來,只有去積累了!”念及此,張天流開始操作,足足兩個小時後,將近十二點才關上電腦,洗了個澡後,吹幹頭發就睡覺。
第二天,他上午去學了英語,中午購物,下午換了壹身普通著裝,是壹套很呆板的西裝,還不符合他身材,顯得很寬松,再配上書呆子的壹副眼鏡,梳個老實的三七分,去面試了。
當然不是去應天,雖然這個鄰市有應天的分公司,卻非張天流目標。
這次的面試對象,是壹家小私企,需要營銷管理方面人才。他以應屆畢業生的身份去學習。
雖然用的都是假身份,但人家看的只是壹份簡歷,什麽身份證,畢業證,那是入職的時候才需要的,張天流又不入職,他的目的只是面試,這叫投石問路,再摸著石頭過河。
“妳為什麽選擇我們公司?”
“妳覺得我們公司怎麽樣?”
“妳好,我們這裏不招男秘書。”
“抱歉,妳的問題我無法回答,或許需要我們經理來答復,妳可以稍等壹下嗎?”
“妳的情況我們了解了,請回去等通知。”
從兩點到六點,張天流跑了五家公司,無壹例外,等消息。
他沒有頂點沮喪,反而很滿足。
今天學到很多!
就是不招男秘的公司,他也跟人嘮了半小時嗑,還把人的營銷主管忽悠來了。
可惜,有壹些過於專業的問題,他也不懂,現在記憶有些模糊。
聽多了,需要記的點自然多了,他如果能完全消化,還是人嗎。
“笨啊,我應該弄支錄音筆。”念及此,張天流開始向路人打聽出售電子的商場。
第三天照舊。
晚上回到酒店,張天流將錄音傳到電腦上,壹邊聽,壹邊感慨:“真是大學問,不過為什麽有中千篇壹律的感覺?”
他覺得每個公司的應聘模式幾乎都壹樣,就是問題雷同的也在多數,只有在跳過人事,面對專業性強的某部門經理或主管時,才有壹些算得上能用的知識點。
然而很多時候,妳見不到他們。
張天流見得到是他能侃,敢說,他遇到很多與他壹同求職的人,半數都是唯唯諾諾的,眼裏總有化不去的擔憂,有甚者,看到公司所在的高樓大廈時,仰頭,咽了口包含畏懼、向往與憧憬的唾沫。
可這樣的小年輕,往往在人事這壹關就“哢”掉了。
張天流也能感覺到他們的內心,他們對壹份工作的苛求太重了,沒有放開,卻也難放開。
在不熟悉的環境裏,被陌生人所矚目,審視,是壹場心靈的考驗。
可他不知道為什麽,這種理所當然的事,怕個球啊?
沒撿過破爛還是怎麽地?
後來他才明白,造就這批人的,是社會環境與家庭因素。
在快速發展中,他們是被洪流撕裂的壹代。
往後看,是田野,往前看,是高樓。
他們站在中間,進也不是,退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