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道長生

睡覺會變白

玄幻小說

初夏,白城。
白城在北方,很普通的壹個縣級市,兩三條主街,七十萬人口,沒什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八百三十章 人間五十年(下)

顧道長生 by 睡覺會變白

2019-3-23 20:30

  鳳凰山,後山。
  壹處空地上,擠著十幾個人,滿是躍躍欲試。老水拿著壹件圓球法器走上前,略微催動,就見那圓球噗的壹下,變作壹團火焰在半空旋轉。
  “砰!”
  火球轉了幾圈,忽地噴出壹道長長的火花,火花飛至百丈又猛然散開,幻化成壹條巨龍在天空遊動。
  緊跟著,火球不停轉動,不停噴射,第二道是展翅翺翔的朱雀,第三道是只白虎,第四道是只玄武……然後又是龍鳳呈祥,麒麟獻瑞,萬花齊放,歌舞升平等諸多吉景。
  足足搞了半個小時,法器才漸漸耗盡能量。
  這東西貌似煙火,又不是煙火,因為都是會動的,栩栩如生活靈活現。而這些景象被大陣遮蔽,外界根本看不到。
  “還不錯,成本多少?”老水問。
  “造價不低,但大規模采購的話,還是有很大利潤的。”壹個弟子道。
  “成!春節年年有,這東西可以做。”
  老水點了點頭,意味著可以批量生產,進入貿易名單。
  弟子們歡呼散去,正撞上趕來的閆涵和李冬,二人奇道:“明天才是三十兒,今天妳放哪門子炮?”
  “屁的放炮!還不是五十年大慶鬧的。”
  老水招呼倆人坐下,道:“盛天剛發來的文件,說從初壹開始,要歡慶十天。各門各派都要搞些活動。正巧壹個小子研究出點東西,我就試驗試驗,還不錯。”
  “五十年大慶?”
  閆涵抽抽嘴角,搖頭道:“沒想到進入修仙社會,還是擺脫不了官僚作風和形式主義。”
  “咱們就是有吉祥崇拜,啥時候都改不了。”李冬道。
  這倒沒錯,什麽五十周年啊,六十周年啊,六六六啊,八十啊,壹百啊……誒,沒事也得整點事鬧騰鬧騰。
  這三位都是鳳凰山的元老,被硬生生堆到了先天,除了老水還管點事,閆涵和李冬都退居二線。
  於是三個還算年輕的小老頭,成天喝酒扯皮,指導指導後生仔,日子也挺滋潤。
  眼下,閆涵就取出兩壇酒開始擺,老水幹了壹杯,品品道:“哎,這是新酒吧?以前沒喝過。”
  “老郭剛釀的,拿來給妳嘗嘗鮮。”
  “老郭怎麽沒來?”
  “人家又生兒子了,沒空理咱們。”
  噗!
  老水差點噴了,“他都九個孩子了,還特麽生?”
  “九個算什麽,人家老婆多啊!雖然都是不合法的,但也是自己的種。”
  老郭就是郭飛,壹直管酒坊的。這貨發達以後,以前資本主義腐敗小老板的作風又現形了。情人囊括了全年齡段,應有盡有,最小的壹個剛擦過刑法的邊。
  以前有句話叫,只要妳夠成功,妳的女朋友可能還在上幼兒園。現在呢,這幫壹瓶不滿半瓶晃蕩的修仙者進壹步拉大了差距。
  別說五十歲找二十歲的,就壹百歲找二十歲也吃得消啊!
  三人邊喝邊罵,熟歸熟,但也確實很鄙視郭飛。
  “晚上又開大會,也不知今年業績怎麽樣?”李冬忽然打開話題。
  “肯定比去年強啊,席老板經商出身,最擅長做生意。他接任這幾年,壹年創壹個新高,咱們這些老幹部等著分紅就行了。”閆涵笑道。
  “唉,當年山裏裁員,趕出去那麽多人,放在現在其實也養得起。”老水嘆道。
  “這不是養不養的事兒,發展到這壹步,都得經歷陣痛。妳看現在,做事不是有效率多了?”
  “我知道,就是……”
  老水抿了口酒,道:“可能人老了,還是覺得以前好。那會兒我剛來,就領著壹幫小崽子們,條件沒現在好,但幹什麽都有勁。那會兒沒分什麽玄天、應元啊,後山就壹個破酒坊和茶園,連大陣都沒有。那會兒真人還在……”
  氣氛壹時有些傷感,那倆人也默默不語。
  過了半晌,閆涵才舉起杯,道:“行了,不說這些!咱們有幸來此,有緣相會,就是最值得開心的事兒。就算不能成仙,也是長命百歲,無疾而終,這輩子夠本了。”
  “哈哈,說得對,幹!”
  “幹!”
  ……
  “媽?”
  “媽?”
  “哎喲,來了來了!”
  方嬸穿著小褂子,壹路小跑的從屋裏出來,眼睛前後壹搭,心中滿意。方晴和丈夫,外孫子和外孫媳婦,還有六歲大的重孫和四歲大的重孫女,六個人,壹個不少。
  “不是說昨天回來麽?”
  “院裏臨時有點事,我爸呢?”
  “找老張頭下棋去了,外面冷,快進屋!”
  壹幫人呼啦啦進了屋,倆小孩解掉厚厚的圍巾,才壹本正經的打招呼:“太奶奶好!”
  “誒,好好!”
  方嬸樂的眼睛瞇成壹條縫,顯得愈發白胖,她真沒想過自己也有四世同堂的壹天,用老話講,這是前世修來的大福氣!
  倆孩子第壹次到白城,瞅著那鋪大炕格外新奇,卻又頗為矜持。方嬸瞧出來,壹手抱壹個給拎到炕上,“別認生,都是自己家裏,上坑坐著,暖和!”
  “哇,好燙!”
  大小蘿蔔頭屁股壹沾,就覺壹股熱氣與皮肉相沖,隔著厚厚的褲子也抵擋不了。方晴讓他們脫了外褲,又拽過壹條褥子墊上,嗬,立時就變得很舒坦。
  姑爺和外孫媳婦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很矜持的坐在凳子上,他們結婚之後分別來過幾次,印象頗深,這會兒瞧著仍沒啥變化。
  方嬸已經八十多歲了,方晴也六十有五,在京城大學任某個社會學院的院長,丈夫是以前的同事,在學術界都是赫赫有名。
  她並未刻意保持面容,頭發見白,臉上也有了皺紋,書香氣極重,但回家就恢復了本性,盤腿壹坐,說得勁兒勁兒的。
  大人們聊著天,倆孩子也在嘁嘁喳喳:
  “我們今天就住這兒麽?”
  “不止今天,媽媽說要住到初五。”
  “天啊,屋子這麽小能住下麽?”
  大蘿蔔頭睜大眼睛,不自覺的響亮了壹些。長輩們聽了都哈哈壹樂,方嬸笑道:“住得下,住得下,再來幾個都沒問題!”
  方家是很傳統的三間大瓦房,所謂三間,就是東西屋各有臥室,中間叫堂屋,壹般是做飯用的。
  所以就有兩張炕,炕這個東西非常奇妙,瞧著睡不下,但妳來多少裝多少,牛逼的不得了!
  眾人聊了壹會,方晴忽下炕穿鞋,道:“媽,我上那邊看看。”
  “嗯,過年了,不然我也想去收拾收拾。”方嬸道。
  旁人都沒問,似乎知道是怎麽回事,只見方晴叫過大小蘿蔔頭,“來,跟奶奶出去玩。”
  倆孩子巴巴的跟出去,踩著積雪在胡同裏拐了個彎,就進了壹座非常老舊的院子。
  “這是妳們……呃,應該叫舅爺,或者舅老爺,舅爺爺都行。”
  “舅爺?”
  孩子們更懵逼,這年頭,沒幾個娃娃能搞得清排輩的。
  屋門沒鎖,壹推就開,裏面光線略暗,方晴在門口站了壹會才走進去。熟悉又陌生的竈臺,靠在角落的炕桌,摞放的小板凳,東屋門開著,西屋門緊閉。
  她頓了頓,先進了東屋,老式的電視機,桌上擺著東方紅的鏡子,前面擱著壹臺早已淘汰的筆記本,炕上是青底繡花圖案的硬革,這是隔熱用的……
  壹切仿佛都沒有變。
  她拿起壹把用高粱穗綁的掃把,穗子都差不多掉光了,道:“來,妳們把外屋掃掃,我收拾裏屋。”
  “哦!”
  倆孩子不懂,但非常聽話,跑出去就開始莽。
  方晴則投了塊抹布,從電視機到桌子,再到炕上的大衣櫃,壹點點的細心擦拭著。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