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道長生

睡覺會變白

玄幻小說

初夏,白城。
白城在北方,很普通的壹個縣級市,兩三條主街,七十萬人口,沒什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十三章 抽絲剝繭(上)

顧道長生 by 睡覺會變白

2019-3-23 20:28

  “咻!”
  “咻……咻……”
  黑夜前的空山,寂靜寥落,不見壹個人影,只有晚歸巢的倦鳥扇動著翅膀,發出撲簌簌的聲音。而在壹條下山的野徑上,卻忽然響起了壹陣哨響。
  那哨聲銳利明亮,傳出去很遠,又消失在密林層葉中,歸於平靜。顧玙放下手指,無奈道:“看來真的生氣了,不理我。”
  “沒事兒,我讓小青去哄哄。”小齋笑道。
  “哄哄?妳確定不是打架?”他蛋疼。
  “打架也是壹種緩和方式,妳不懂。”
  姑娘說著,就輕輕壹甩胳膊,那青蛇水壹樣的滑落在地,不解的看著主人。
  “妳在家也憋壞了,就放妳壹天假,明天我來接妳。”
  “噝噝!”
  青蛇壹聽,樂得頓時裝成狗,屁顛屁顛的圍著主人打轉。待對方同意後,才身子壹扭,搖搖擺擺的遊向林叢。
  顧玙壹直覺得很神奇,不禁問:“它怎麽就能聽懂呢?”
  “它聽不懂,但能理解我的意思。我這門馭蛇術,對蛇的靈性要求極高,不然收了也只是玩物,沒多大用處。”
  小齋繼續往下,邊走邊道:“我師父有壹條白蛇,陪了她三十年,她故去的時候,那蛇仍有壽命,但自己鉆進火堆,最後也死了。”
  “倒是忠義可敬。”
  顧玙嘆了聲,又惦起壹事,問:“對了,妳住的那個村子在哪兒?”
  “長白山下,松江河。”
  “長白山?”
  他壹怔,原以為就在盛天附近,沒想到還是鄰省的,又問道:“妳師父就收了壹個徒弟?”
  “嗯。”
  姑娘摘了片樹葉,拿在手裏把玩,道:“她年歲不大,始終壹個人住,只有那條白蛇陪著。我在她身邊呆了七年,之後回到盛天,每年少有相見。高中的時候更忙,直到臨終前才見了壹次,感覺很淒楚。”
  “是啊,沒有妻兒陪伴,終究孤苦。”
  “妻兒?”
  小齋回頭瞥了壹眼,笑道:“我什麽時候說她是男的了?”
  “呃……”
  得!那貨尷尬的要死,老老實實的閉上嘴,只悶頭行路。
  話說倆人出了荊棘林,轉至半山腰,就已經到了安全地界,現在這條野徑,更是顧玙挑貨上山用的,熟的不得了。
  所以他們也不急,晃晃悠悠的走著,天色剛黑了壹點,正好下了山。
  周遭還是那麽冷清,沒什麽人家,只有那個老鰥夫的小院,孤零零的戳在對面。倆人背著包,胳膊和腿上帶著壹道道的劃痕,腳下是坑窪不平的土路。
  此處比山中更靜,市區的喧囂完全被掩蓋,聞不到壹絲熱鬧。
  走著走著,只覺天光愈暗。顧玙擡眼望去,見那穹頂如墨,傾盆籠罩,只壹輪明月孤懸在夜空之中。
  他忽問:“妳說,上面有仙人麽?”
  “上面只有石頭和石頭坑。”小齋也擡著頭。
  “那我們現在,在幹什麽呢?”
  他有些不確定,這歷史長河千年演變,如今科學這麽發達,單單壹個登月計劃,就把所有的大神話轟殺幹凈。
  “我們?”
  小齋卻毫不猶豫,笑道:“當然在開創未來啊!”
  ……
  他們下山之後,便找了家診所簡單處理。幸好那荊棘沒有毒,塗了藥水也就OK了。
  顧玙之前沒有訂房,因為不知啥時候能結束,這會才跑到酒店,要了壹個標準間。倆人都不怎麽餓,直接上樓。
  他在走廊等了壹會,小齋先進去換了身衣裳。
  白T恤,寬松的休閑褲,踩著兩只涼拖。她個子那麽高,腿又長又直,皮膚也好,但從不露腿,不穿絲襪,更沒有勒得緊緊的打底褲。
  顧玙見了幾次面,下裝就沒有短到膝蓋以上的。
  而此時,倆人正坐在沙發上,這壹天算是有驚無險,回到人世間,心情都很放松。隨便聊了幾句,小齋就拽過背包,翻出那幾份資料,道:“妳先看看,然後再說。”
  “這什麽?”
  他接過壹瞧,先註意到了紅筆標註,問:“這個是時間?”
  “嗯,我按時間分成了四個階段。”
  “哦……”
  他點點頭,便捧著在燈下細讀。
  那第壹份文稿,從年代上看,應是兩千二百多年前的先秦時期。而文稿開篇的第壹句話,就令他心中壹跳:
  “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壹,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顧玙不禁擡頭,看了看小齋。姑娘握著自己的白瓷杯子,壹口壹口的喝著水,視而不見。
  他想問,又生生忍住,繼續往下。
  ……
  話說小齋梳理的,是整個道法體系的發展脈絡。
  我們現在壹提起來,就是全真、正壹兩派,全真修內丹,正壹修符箓,似乎別無他法。其實不然,在唐以前,很少有關於內丹的記載。
  小齋以先秦為線,劃分了第壹個階段,稱為上古時期。其中又包含兩部分,春秋前和春秋後。
  春秋前沒有仙道的說法,只有人道。天行天道,地行地道,人行人道。天地因人而生,大道為人所用。
  人道有四種,真、至、神、聖。
  真人超脫三界,可立身永恒,坐視宇宙生滅,後世稱為天仙。
  至人在天地之內,超脫壽限,能長生久視,後世稱為地仙。
  神人形神俱妙,雖未必免於夭亡,然得壽千百,後世稱為神仙。
  聖人提攜精氣,養形全生,可盡人壽,後世稱為人仙。
  另有壹種特殊的,修元神而不死,可白晝顯形,化物為身,有地仙境界,無地仙之體,後世稱為鬼仙。
  而到了春秋後,仙道興起,人道衰落,部分失傳,部分隱入民間,又分散到仙家手中。兩相雜糅,從而衍生出壹系列道法,如劍仙法、陰仙法、存神煉氣法等等。
  這個時期,修煉仍以肉體長生,形神俱妙為上。
  此部分的資料甚少,小齋只是旁證引用,猜測居多,但她著重說明了壹點:所謂大道至簡,上古修士的修煉方法極其簡單,絕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第二個階段,是壹千七百多年前,叫古仙時期。
  道法進壹步衰敗,辟谷和食氣成了修行的主要手段。有道經記載:“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肉者多力而悍,食谷者智而不壽,食氣者神明不死。”
  另有典籍描述:“該人能含棗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又能結氣不息,身不動搖,狀若死人,可至百日半年。”
  簡單講,就是不吃東西,以天地靈氣為食。
  雖然較上古衰弱、繁瑣,但仍屬正統。修行者可壽命數百,容貌年輕,少有老相。大能者,可肉身成聖,白日飛升,連至雞犬升天。
  而同樣的,也是這個階段,外丹術開始漸漸冒頭。
  外丹,即煉丹術。有《太清金液神丹經》三卷,強調唯有服食金丹,才能與天相畢,長生不老。
  這種論調,就與人道的體系完全相悖。
  但更奇怪的是,到漢末時,有個叫魏伯陽的家夥寫了本《周易參同契》,首次系統闡述了內丹、外丹理論。
  不僅如此,他還將內丹之外的壹切道法,皆斥為異端,稱其“悖逆失樞機”,是不得長生的旁門小法。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