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來

烽火戲諸侯

玄幻小說

二月二,龍擡頭。
暮色裏,小鎮名叫泥瓶巷的僻靜地方,有位孤苦伶仃的清瘦少年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九百零三章 天地孤鶴

劍來 by 烽火戲諸侯

2024-7-24 21:51

  月明星淡,愈覺山高。
  殺青耳尖微動,猛然轉頭望向夜幕遠方,沈聲道:“主人,繡虎來了。”
  李鄴侯嗯了壹聲,以心聲提醒他們,“記得註意措辭,接下來不管崔先生與我說什麽,妳們聽過就算,不用計較,更別上心。”
  正在調試琴弦的侍女黃卷,順著殺青的視線舉目遠眺,依稀可見極遠處,有壹抹雪白身形,似乎在貼地禦風,突然身形壹再高舉,黃卷視線隨之不斷上挑,明月懸空,那壹粒芥子身形剛好背對圓月, 那人壹個加速禦風,驀然間往山巔這邊筆直撞來,如明月中人,貶謫下凡。
  黃卷重新將那架古琴收入琴囊,與殺青壹起站在主人身後。
  少年眉心壹粒紅痣,壹襲白衣,大袖飄搖,懸在山外。
  便是黃卷這般道心堅韌的得道之士,也不得不承認,眼前少年,光彩熒熒,令滿山月光都要黯然失色,真是風神高邁,半點不輸主人。
  崔瀺之前兩次做客皎月湖,侍女黃卷都湊巧不在水府,不是去煙支山找閨中好友,就是去百花福地遊玩。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李鄴侯眼神明亮,似乎等待這壹天重逢,已經苦等多年,收起手中那把泛黃老舊的蒲扇,再摘下臉上覆蓋的面具,是位美男子,起身作揖道:“鄴侯見過崔先生。”
  崔東山神色淡然道:“恭喜鄴侯榮升南海水君,喊我東山即可。”
  李鄴侯在內的三位昔年五湖水君,在文廟冊封山水神靈的金玉譜牒之上,以品秩論,成為四海水君,只算是平調,但是如今手中權柄之大,轄境之廣,遠超以往。
  與此同時,蜃澤湖在內三座大湖水君,則順勢補缺“五湖”水君,屬於名副其實的升遷了。
  李鄴侯笑著點頭。
  昔年公開為浩然賈生打抱不平的大人物當中,就有這位皎月湖水君李鄴侯。
  所以李鄴侯擔任大湖水君後,哪怕皎月湖在浩然五湖之中,其實距離文廟最近,可是李鄴侯始終與文廟走得不近,與陪祀聖賢們關系疏遠。
  他與繡虎崔瀺,可算舊識。
  當然雙方年齡懸殊,因為李鄴侯與白也是差不多時代的人,而且出身壹國,李鄴侯出身豪閥,又是廟堂重臣,白也卻屬於“在野”的逸民之流,之後在京城也是驚鴻壹瞥,便散發扁舟,飄然遠去,所以兩人倒是沒什麽交集。
  反而是昔年崔瀺與左右、君倩兩位師弟,曾經壹同遊歷皎月湖,在壹旬光陰之內,雙方有過接連八場的手談,不計時,允許對方長考。
  結果李鄴侯當年差點輸掉那座“書倉”和半座皎月湖。
  因為總計八局棋,李鄴侯壹贏七輸,再輸壹局,就連大湖水君身份都沒了。
  之所以差點,還是因為對方主動放棄了贏棋後的應得賭註。
  事後李鄴侯將那八局手談,編撰為壹本《秋水譜》,不斷復盤,才發現其中玄機,雙方棋力高低之別,比自己想象中要大得多,堪稱懸殊。但是繡虎除了第壹盤棋的引君入甕,其余之後七局,同樣在示敵以弱,卻能夠讓李鄴侯渾然不覺,總以為輸棋只是棋差壹著。
  後來等到崔瀺叛出文聖壹脈,還曾秘密走過壹趟皎月湖水府。
  崔瀺問他願不願意遠遊同行,為這座天下做點“力所能及的未雨綢繆之事”,被李鄴侯婉拒了。
  崔瀺好像也沒有如何失望,臨行之前,只是看到了桌上那本棋譜,隨口笑言壹句,不如將棋譜改名為《牽牛譜》。
  道士出身的李鄴侯,唯有啞然,默默將繡虎禮送出境。
  不是怕惹麻煩,也不是舍不得那個水君身份,而是李鄴侯成為神靈之後,變得愈發性情散淡,仿佛所有的豪心壯誌,早已丟給了壹個個曾經的自己,曾經天資清發的神童,奉旨山中幽居修道卻心懷山河的少年道士,出山為官力挽狂瀾於既倒的青年文臣,續國祚、縫補山河、救萬民於水深火熱之中的中年和暮年,最後功成身退,轉為山水神靈,再不理會家國事和人間事,只是買書、藏書、看書、修書。
  崔東山轉過頭,已經換了壹副面孔,笑著打趣道:“殺青兄,怎麽百年不見,境界沒漲,個子倒是高了壹截?是不是有獨門秘訣,不如教教我?”
  矮小漢子老臉壹紅,悶悶道:“沒有的事,崔先生別瞎說。”
  在繡虎崔瀺這邊,低頭認個慫,又不丟人。
  至於崔瀺為何變成了個少年郎,天曉得。奇人做怪事,不是才算正常?
  來之前,主人就提醒過他和黃卷,若是見到壹個改名為崔東山的少年,將其視為繡虎即可。
  黃卷直到這壹刻,才發現身邊漢子好像確實高了寸余,不對,是足足兩寸!
  她壹下子想明白其中玄機,怒道:“殺青,妳是不是腦子被驢踢了,連這種事都要學那阿良?!”
  原來是殺青學那個狗日的,靴子裏邊暗藏玄機。
  先前某人帶了個年輕讀書人,和壹個仙風道骨的黃衣老者,曾經壹起造訪皎月湖。
  然後在臺階那邊,那家夥脫了鞋子又立馬穿回靴子的。
  年輕書生倒還好說,從頭到尾,規規矩矩的,頗有禮數,只是年輕人身邊的那位黃衣老者,委實是出人意料,讓黃卷大吃壹驚,當時在水府內規規矩矩的,不料境界極高,很快就在鴛鴦渚那邊名動天下,自稱道號嫩道人,壹出手便壹鳴驚人,打得同為飛升境大修士的南光照顏面盡失。
  李鄴侯開門見山道:“相信崔先生很清楚鄴侯這次來所求何事,可以開價了。”
  崔東山笑道:“難得敘舊壹場,不如壹邊下棋壹邊談事?”
  李鄴侯說道:“只要沒有賭註,鄴侯可以稍晚離開桐葉洲,硬著頭皮陪崔先生手談壹局。”
  崔東山勸說道:“小賭怡情,壹個不小心,被鄴侯下出‘月下局’,豈不是壹樁弈林美談。我可以讓先。”
  見李鄴侯不為所動,崔東山壹手揉著下巴,壹手伸出雙指,“讓先不夠的話,我可以再讓兩子,如何?”
  結果這位大水君還是裝聾作啞,崔東山跺腳,抖了抖袖子,埋怨道:“鄴侯,妳也太過妄自菲薄了吧,難道要當壹回圍棋初學者,闖壹闖九子關?”
  各國王朝,山下的弈林棋院,都有那讓九子對局的習俗,棋手想要登堂入室,獲得段位,都要經過棋待詔國手的那個九子關。
  李鄴侯好像打定主意不與崔東山手談,只是微笑道:“崔先生,我們還是直接談正事好了,鄴侯此次外出,並非遊山玩水而來,需要馬上返回南海護送渡船。想必仙都山如今事務繁重,所以我就不浪費崔先生的寶貴光陰了。”
  崔東山見對方死活不上鉤,那就麽得法子嘍,當年被老王八蛋欺負得慘了怕了嘛,自己總不能按住李鄴侯的腦袋下棋,只得談正事,“我家先生至多賣妳壹成水運。”
  李鄴侯立即問道:“是陳先生當下坐擁曳落河水運的壹成,還是昔年完整曳落河水運的壹成?”
  崔東山笑道:“到底是怎麽個壹成,那就得看鄴侯兄的誠意了。”
  李鄴侯略微思量壹番,“不管是哪種‘壹成水運’,我都會給出自己預期的那份誠意。”
  文聖合道所在,是南婆娑洲在內的三洲破碎山河,而李鄴侯作為掌控南海水運流轉的大水君,是可以在不違禁、不被文廟問責的前提下,適量調劑水運流轉壹事的,不算假公濟私。李鄴侯此行,根本就沒打算跟繡虎鬥智,該是怎麽個“價格”,不做任何改變,行就行,不行我就走。
  崔東山開始跳腳罵人,兩只袖子甩得劈啪作響,“他娘的,李鄴侯妳是不是吃準了我家先生,是壹位不擅長做買賣的正人君子,妳就可以如此混賬?!啊?!”
  如今浩然天下,有那麽壹小撮成天吃飽了撐著沒事做的大修士,讓人幫忙搜集蠻荒天下對那位年輕隱官的各種風評。
  李鄴侯想要購入整條蠻荒曳落河的壹成水運,當然陳平安如果願意給出壹成半,那是最好不過了,多多益善。
  李鄴侯從袖中摸出壹本冊子,“壹成曳落河水運,這是我南海水府與三十萬水裔,在未來百年內的詳細部署,文廟那邊挑不出毛病,我可以保證南婆娑洲在百年之內,風調雨順,遠勝往昔年份,山上山下,迎來壹場三千年未有的好光景。”
  崔東山伸手接過冊子,翻開首頁,翻了個白眼,竟是就那麽隨手將壹本水君親筆撰寫的冊子,直接丟在地上,還重重踩了壹腳,再大袖壹揮,“可以滾了。”
  黃卷隱隱有些怒氣,她欲言又止,要不是之前就得了主人的提醒,早就開口罵人了。
  此人竟然對自家主人如此大不敬,就算妳是半個繡虎崔瀺又如何?!
  結果她被殺青輕輕扯住袖子。
  崔東山斜眼那位背著琴囊的侍女,譏笑道:“咋的,準備跟我玩那套主辱臣死的伎倆,是威脅我,還是嚇唬我啊?我這個膽子小,嚇死我是可以不用償命,但是得賠錢的,那麽壹大筆錢,天文數字!小心連累鄴侯砸鍋賣鐵幫妳擦屁股……”
  黃卷氣得滿臉漲紅。
  李鄴侯神色如常,伸手壹抓,將那本冊子駕馭回手中,輕輕拍了拍封面塵土,“如果只是繡虎,我掉頭就走。”
  李鄴侯再壹次伸出手,將冊子遞給白衣少年,好似自言自語道:“但是坐擁曳落河水運之人,是文聖的關門弟子,是壹個將下宗建立在桐葉洲的年輕劍仙。”
  崔東山雙手籠袖,面無表情。
  黃卷滿臉怒氣,這次殺青幹脆壹把攥住她的胳膊。
  李鄴侯卻是半點不惱,轉身眺望遠處夜景,卻依舊沒有將冊子收入袖中。
  “倜儻超拔之才,行事不落窠臼,只管驚駭旁人耳目,但是規矩尺寸之士,卻是動靜有節,法度森嚴,進退周旋,皆在規矩。”
  “鄴侯由衷羨慕前者,誠心敬重後者。”
  “確實如崔先生所說,我就是在‘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只是我有我的難處,在其位謀其政,不能單憑個人喜好行事。如果還是皎月湖水君,卻擁有南海水君的權柄,且不擔責,那麽這本冊子的厚度,至少可以翻壹番。身為山水神靈,給予世道壹份善意的私心,私心壹重,動輒更改壹地氣運,牽引山河氣象,此間隱患,不可不察。”
  崔東山蹲下身,從袖中摸出些來自落魄山的小魚幹,輕輕丟入嘴中。
  蒙學稚童懵懂觀天,舉手若能摘星辰,後來修道當了神仙,才知原來天高不可及。
  李鄴侯也跟著蹲下身,今夜第三次遞過去冊子。
  崔東山冷哼道:“別搭理我,生悶氣呢。”
  李鄴侯就將那本冊子輕輕放在崔東山胳膊上邊,微笑道:“天下有兩難,登天成仙,有事求人。”
  崔東山嘿然壹笑,吃完了小魚幹,輕輕壹震胳膊,冊子彈跳而起,伸手壹把抓住,當扇子晃動不已,道:“地上有兩苦,吃苦如吃黃連,囊中羞澀沒有錢。”
  黃卷站在那白衣少年身後,她悄悄擡起腳,佯裝踹人壹下。
  結果那白衣少年撲通壹下,直接撲倒在地,摔了個狗吃屎,轉頭怒道:“暗算我是吧?!賠錢?!”
  黃卷目瞪口呆。
  殺青也是壹臉匪夷所思。
  當年繡虎,風流無雙。
  第壹次造訪皎月湖時,崔瀺這位文聖首徒,其實早就揚名天下了,就連不喜歡外出的殺青,都聽說過某個文廟對崔瀺的評價。
  “陽煦山立,宗廟器也。”
  具體是誰說的,不得而知,有猜測是文廟教主,但也有說是禮聖的親口點評,甚至還有人說此語是出自至聖先師之口!
  水榭檐下,席地而坐,與水君隔枰對弈,其中壹局棋收官時,大雨滂沱,電閃雷鳴,黑衣撚白子,霹靂眉邊過,手談不轉睛。
  李鄴侯笑著從袖中摸出壹把材質玄妙的團扇,“既是賠罪,也是賀禮。送給陳劍仙,頗為適宜。”
  黃卷心疼不已。
  這可是壹件價值連城的月宮舊藏,而且主人平時最是珍惜此物了,扇子名為“避暑”,寓意美好,“明月生涼寶扇閑”,相傳是遠古那位明月共主親手煉制而成。
  只是在人間輾轉,傷了品秩,如今只是件半仙兵的山上重寶,關鍵是寶扇既可以拿來煉化為攻伐之物,還可以拿來壓勝山水,聚攏氣運,事半功倍。尤其是吸納月色壹事,得天獨厚。
  崔東山將冊子跟團扇壹並收入袖中,也不道謝半句,突然笑出聲,伸手扶住李鄴侯的肩膀,緩緩起身道:“來之前,先生只與我交待了壹句話。”
  今夜事,壹切如先生所料!幾乎毫厘不差!
  生氣?我崔東山犯得著跟壹個手下敗將置氣?鬧呢。
  李鄴侯跟著站起身,笑道:“洗耳恭聽。”
  崔東山壹本正經道:“先生說了,買賣壹事,行情不能跌,但是給外人看的表面功夫,還是得有。”
  李鄴侯聞弦知雅意,瞬間心中了然,忍住笑,免得被誤以為是得了便宜還賣乖,板著臉點頭道:“明白了,鄴侯會用壹種不露痕跡的手段,讓其余兩位水君同僚,知曉南海水府與落魄山這樁買賣的‘真實價格’。”
  李鄴侯作揖拜別,起身後笑道:“等到哪天真正天下太平了,再邀請崔先生去南海做客,下出‘月下九局’,好讓人間多出壹部秋水棋譜。”
  崔東山作揖還禮後,嬉皮笑臉道:“好說好說,別說是在南海水府對弈了,就是與鄴侯兄聯袂飛升去往明月中,都沒問題,如此壹來,即便棋譜質量遠遠不如彩雲局,可是咱哥倆的下棋位置,比白帝城可要高多了。對了,下次再見面,就別喊我崔先生了,聽著別扭,妳要麽喊我東山,要麽喊壹聲‘同庚’道友。”
  崔東山如今為自己新取了壹個道號,“同庚”。
  李鄴侯點頭,準備就此離開桐葉洲陸地了。
  崔東山試探性問道:“真不去我家仙都山坐坐?”
  李鄴侯搖頭道:“不了,水府事情多,不宜久留岸上。”
  黃卷輕聲問道:“陳山主怎麽就成為妳的先生了?”
  崔東山有點受不了這個頭發長見識短的娘們了,白眼道:“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我家先生怎麽就當不了我的先生了,是我當不了我家先生的學生還差不多。”
  李鄴侯打圓場道:“其實黃卷對隱官十分敬仰。”
  黃卷重重點頭,這是事實。
  上次在功德林,年輕隱官就站在文聖身邊,幫著他先生待人接物,年輕夫子,給人如沐春風之感。
  白衣少年立即皺著臉道:“黃卷姐姐,我錯了,今夜相逢,我有什麽不對的地方,懇請姐姐多擔待些。
  ”
  黃卷實在不適應這個少年身上的那份詭譎氣息,此人算不算所謂的大智近妖?自己該不會已經被對方記仇了吧?不然主人為何多次提醒她和殺青?黃卷越想越憂心,便擠出個笑臉,算是答應了。
  李鄴侯帶著兩人壹起禦風離開山頂。
  殺青轉頭望向身後,只見那白衣少年,依舊站在原地,形單影只,天地孤鶴,道氣清且高。
  李鄴侯好像猜出這位扈從的心思,以心聲笑道:“錯了,是那天地壹梧桐,雛鳳清於老鳳聲。”
  黃卷說道:“主人,先前站在崔東山身邊的時候,沒覺得什麽,不知怎的,這會兒竟然有些後怕。”
  李鄴侯嘆息壹聲,神色復雜道:“亦然。”
  黃卷感慨道:“還是與那位隱官相處,比較輕松。”
  李鄴侯猶豫了壹下,還是沒有言語。
  本想說壹句,那是因為文聖老秀才在場,劍氣長城的末代隱官,當時又身在文廟功德林。
  壹旦妳與之為敵,試試看?
  ————
  小龍湫,祖山龍眠山,離著祖師堂所在的心意尖不遠,有壹處封門的神仙窟,壹側石壁上隸書篆刻“別有天”。
  山主林蕙芷,如今就在此地閉關療傷。
  洞府門外有雙姝,年輕貌美,亭亭玉立,宛如並蒂蓮。
  姐妹兩人的相貌、身姿,就像壹個模子刻出來的,她們如今負責為師尊護關,瞧見兩道身影,落在不遠處,其中壹位女修微微皺眉,出聲提醒道:“權師叔,章首席,我們師父如今在閉關。”
  權清秋帶著首席客卿聯袂趕來此地,腰懸壹根袖珍魚竿,好似佩劍。以銀色絲線裹纏竿身,宛如月色。
  這件自家祖傳的本命物,神通之壹,可以視為半只龍王簍,能夠將壹輪水中明月作為“魚餌”,釣起蛟龍之屬與眾多珍奇水裔,只是不可飼養。
  壹座山頭擁有兩位元嬰,在如今的桐葉洲,已經算是極為拔尖的山頭了,同在壹洲北部的金頂觀,青虎宮,暫時就都無此運道。
  權清秋置若罔聞,根本不理睬那兩個資質平平的小蹄子,自顧自朗聲道:“師姐,師伯祖仙駕蒞臨我們下山已久,作為山主,要是壹直拖著壹面都不見,就太不像話了。”
  那位上宗老祖,名司徒夢鯨,道號“龍髯”。
  在高人如雲的中土神洲,也是壹位鼎鼎大名的仙人。其家族,是中土神洲最頂尖的豪閥世族之壹,類似皚皚洲的密雲謝氏,或是寶瓶洲的雲林姜氏。司徒家族枝葉蔓延數洲,除了總祠在中土神洲,支祠分祠和分支堂號,數量眾多,而且除了這位師伯祖,司徒家族中,人才輩出,山下科第連綿,山上仙師
  光是上五境劍仙,就有兩位,其中壹人還曾去過劍氣長城,在那邊煉劍、殺妖多年,而且活著返回了浩然天下,可惜壹直沒有開宗立派的想法。
  只不過這位家族堂號在流霞洲的劍仙,與大龍湫沒有半點關系就是了,就算是與司徒夢鯨,至多也算是遠房親戚,而且出了名的脾氣差,早年在家鄉,就經常跟同為劍仙、脾氣更差的蒲禾掰手腕,有過數場問劍,聽說兩人先後到了劍氣長城,雙方還是不投緣,依舊看不順眼對方,從未同桌喝過酒。
  洞府之內,毫無動靜。
  再懶得與師姐繼續拐彎抹角,權清秋裝模作樣嘆了口氣,語重心長道:“於情於理師姐都該讓賢了,實在不宜再為繁瑣庶務分心,不如就此閉關,安心養傷。”
  “師弟今天就可以承諾壹事,甲子光陰之後,不管師姐屆時是否已經出關,能否因禍得福打破元嬰瓶頸,師弟都願意重新讓出山主身份,能者居之。”
  壹旁章流註內心震動,狗日的,這是要逼宮啊?
  這個姓權的,做事真不地道,事先根本就沒有與自己打招呼啊。
  本以為權清秋來此,就是請師姐林蕙芷出關,好歹見壹見那位來自大龍湫的師伯祖,不然確實於禮不合。
  林蕙芷如今所謂的閉關,雖然不好說是什麽吊命等死的處境,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註定破境無望。
  自己作為小龍湫的首席客卿,其實就是個山頭的面子人物,就像壹塊懸掛堂內不受風雨的匾額,只是給外人瞧的。
  小龍湫如今壹些個暗流湧動,睜壹只眼閉壹只眼,反正誰來當山主,都不耽誤他定期拿壹筆客卿俸祿,山上宗門的客卿,和山下王朝的皇室供奉,都是公認的好差事,不敢說肥得流油,可是屬於躺著掙錢啊。
  所以章流註不合適攪和這場小龍湫的山門內訌,不宜摻和,做不得什麽渾水摸魚的勾當,容易在上宗大龍湫那邊吃掛落。
  洞府大門緩緩打開,走出壹位中年婦人姿容的女修,氣質清艷。正是道號清霜上人的林蕙芷。
  她腰懸壹枚碧綠葫蘆,是小龍湫的鎮山之寶,壹枚半仙兵品秩的谷雨葫蘆。
  林蕙芷作為小龍湫現任山主,可以將其中煉。不然若是被大煉,就要極難剝離層層禁制,還談什麽傳承。
  不同於“山上道侶子嗣仙材”的師弟權清秋,林蕙芷是桐葉洲土生土長的元嬰境修士,年少時被上任山主的師父相中修道資質,才得以上山修行。
  而她的師弟權清秋,與師姐同為元嬰境,親手創建了那座供外鄉仙師遊覽的野園,在山上贏得不少好名聲。
  不過他卻是出身上宗,只是年少時就從上宗大龍湫來此修行,在父母授意下拜上任山主為師。
  林蕙芷神色冷漠,瞥了眼站在師弟身邊的章流註。
  道號“水仙”的老元嬰,立即打了個稽首,“見過山主。”
  林蕙芷說道:“我去見過了黃庭,就去找師伯祖。”
  權清秋笑道:“那我就先去找師伯祖,在松下等著師姐了。”
  如意尖茅屋內,黃庭正在跟壹個少女,各自吃著炭火煨出來的芋頭。
  黃庭看了眼令狐蕉魚,少女坐在火盆對面,正在朝手中燙手山芋輕輕呼氣,
  在黃庭看來,壹座小龍湫山上山下盡是壹股腐朽氣,死水微瀾。
  她要是大龍湫的宗主,都沒臉跟人說在桐葉洲有座“下山”叫小龍湫。
  先前覬覦太平山的勢力,主要有三個,除了小龍湫,還有萬瑤宗跟虞氏王朝。
  至於那個人模狗樣的權清秋,其實就是壹條對金頂觀搖尾巴的看門狗,白瞎了個好名字。
  當初黃庭問劍小龍湫,劈了林蕙芷壹劍,也不算冤枉了她。
  沒有這位女子山主的默認,權清秋怎麽能夠讓壹位首席客卿,跑去太平山那邊待著,每天就是呼朋喚友看鏡花水月?
  其實在陳平安走了壹趟如意尖後,黃庭就準備離開此地,去趟虞氏王朝京城,再回太平山。
  要不是山上還有個令狐蕉魚,黃庭就算離開了小龍湫,百年之內,不管山主是她還是權清秋,就都別想要修繕祖師堂了。
  每次修好祖師堂,就是等於與她問劍。
  而且黃庭有壹種天生的直覺,這個權清秋與蠻荒妖族肯定有勾結。只是她拿不出什麽證據。
  那個道號“龍髯”的中土仙人,蒞臨下山小龍湫。
  瞧著偏袒權清秋,對林蕙芷這個山主不太滿意。
  雖然這位仙人到了小龍湫之後,始終深居簡出。就連上次陳平安闖入山頭,對方也沒有露面。
  但是他的存在本身,就已經給所有偏向山主、或是選擇中立的小龍湫修士,帶來壹股莫大壓力。
  如果說世間錢財是壹場大雨,看似無孔不入,無所不能。可權力,卻是壹場大雪,面對門外積雪,門內人就會望而生畏,真能夠凍死人的。
  如果不是得到了大龍湫的某份旨意,權清秋今天在師姐林蕙芷那邊,絕對不敢如此“作亂犯上”。
  上梁不正下梁歪唄。
  古松下石桌有殘局。
  壹位天然神色蕭索、頗為苦相的中年男子,坐在桌旁,看著那盤沒有下完的棋局,他伸手撚起壹枚虛相棋子,頃刻間便有壹枚嶄新棋子,在棋盤原位顯化而出,而男子手中棋子也自行消散,古老棋局依舊如初。
  拜月煉氣,牽引星辰,毋庸置疑的仙人手筆。
  故而桌上既是壹盤棋局,也是壹部棋譜,更是壹座陣法。
  桌上只有八十壹顆棋子。若是棋盤下出壹百零八顆,就是壹座天時地利兼備的完整大陣。
  這就跟古玩行差不多,品相不全,價格就差了太多,例如百花福地秘制的壹整套十二花神杯,如果只是收集到了十壹只,哪怕只缺壹只花神杯而已,價格可能就會相差壹倍之多。
  男子這次跨洲踏足小龍湫,勉強能算是故地重遊,只不過已經物是人非。
  當年師尊曾經與壹位年輕仙人在此弈棋,正是那位三山福地萬瑤宗的當代宗主,韓絳樹。
  聽說此人如今想要開創下宗,只是不知為何,拖延至今,都沒個確切動靜了。
  照理說,以三山福地的雄厚底蘊,萬瑤宗的悠久傳承,再加上韓絳樹本身的修為境界,建立下宗壹事,只會水到渠成。
  而當年他之所以跟著師尊跨洲遠遊,是為了見壹見林蕙芷的師長。
  當時大龍湫對她寄予厚望,希望她能夠在桐葉洲,以小龍湫作為壹處“龍興之地”,等她躋身上五境,就可以順勢開創下宗。
  按照早年文廟訂立的規矩,山上的枝葉旁牒,比起山下的宗族譜系,可能要更為嚴謹。比如想要在別洲開創下宗,下宗的開山祖師,必須是在當地成為元嬰,再破境躋身上五境,而不是上宗隨便派遣壹位玉璞境修士,就可以開宗立派,隨便加葉添枝。
  而且外鄉人建立宗門這種事情,十分犯忌,備受排擠,
  畢竟壹個外鄉勢力,壹旦開宗,就會分走壹杯羹,鯨吞四周山水靈氣和大道氣運,就像北俱蘆洲的披麻宗,創建之初,坎坷不斷,傷亡慘重,好不容易才在骸骨灘那邊站穩腳跟,結果又攤上個鬼蜮谷當鄰居,壹直被中土各大宗門視為壹樁賠本買賣,是拿來當反面例子看待的。
  又例如前些年玉圭宗在寶瓶洲壹個叫書簡湖的地方,成功創建了真境宗,老宗主荀淵,分別派遣出姜尚真、韋瀅擔任下宗宗主,而這兩位修士,後來又都當上了上宗之主。
  想那姜尚真何等桀驁不馴,韋瀅又何其天縱奇才,結果在那書簡湖,依舊與大驪宋氏朝廷處處退讓。
  這些都是下宗創建不易、站穩腳跟更難的明證。
  故而歷史上許多想要在別洲開創下宗的中土大宗,能成事者,十無二三,在這二三當中,又有大半未能延續千年香火。這就像個世代簪纓的官宦子弟,離京在外為官,往往處處碰壁,軟硬釘子不斷,最終能夠達成父輩成就,位列中樞的人,終究還是少數。
  權清秋帶著章流註壹同徒步走來此地,“清秋拜見師伯祖。”
  章流註行大禮之時,則是對男子敬稱為龍髯仙君。
  男人與那位下山的首席客卿說道:“水仙道友,可以先行離開。”
  老元嬰受寵若驚,行禮告辭,後退三步再轉身,走出很遠,才敢禦風離開祖山。
  司徒夢鯨說道:“坐吧。”
  權清秋立即落座。
  在大龍湫山門道統中,權清秋的父母,是壹雙山上道侶,而眼前這位仙人,正好是那雙道侶的傳道師尊。
  因為這壹層關系,所以司徒夢鯨才會被小龍湫修士,視為是幫著權清秋撐腰而來,也在情理之中。
  而林蕙芷和權清秋的那個師父,到了桐葉洲後,早期破境順勢,只是在元嬰境時,為情所誤,未能躋身玉璞境,心魔作祟,閉關失敗,山下所謂的香消玉殞,山上的身死道消。
  可憐女子,遇人不淑,辜負真情。卻也曾十五十六女子腰,恰似楊柳弱裊裊。
  司徒夢鯨問道:“權清秋,妳當年與蠻荒妖族有無勾連?”
  權清秋神色如常,語氣鎮定道:“祖師明鑒,絕無此事。”
  松下仙人不言語,自有松濤陣陣如天籟。
  權清秋惋惜道:“林師姐這輩子修行太過順遂了,道心不夠堅韌,閉關兩次都失敗了,以至於對破境壹事毫無信心,總覺得自己大限已至,加上被黃庭劈砍壹劍,自然而然愈發絕望了,師伯祖,林師姐稍後就會趕來,師伯祖能不能勸她幾句,幫著驚醒夢中人。”
  元嬰地仙,人間常駐八百載。
  再加上壹些延壽手段,山上就有了“千秋”壹說。
  至於山上千秋後綴的“萬歲”,所謂的“證道得長生、與天地同壽”,那是傳說中十四境修士才能做成的壯舉。
  見師伯祖還是不願說話,權清秋小心翼翼醞釀措辭,緩緩道:“師姐若是真想要保住山主身份,大可以打開天窗說亮話,不必暗中與師伯祖往我身上潑臟水,小龍湫祖師堂議事也好,稟報大龍湫諸位老祖,說我試圖篡位也罷,其實都無妨,反正關起門來,都是自家人,師伯祖與上宗祖師們明察秋毫,自有公斷。”
  “只是我怎麽都沒有想到,林蕙芷竟然會用這種下作手段,來保住山主位置,辱我名聲,不算什麽,連累上宗被書院甚至是文廟問責,到時候傳出去,那些風言風語壹經傳播,後果何其嚴重,何況如今山水邸報已經解禁,眼紅上宗的仙家,肯定會暗中推波助瀾,大肆宣揚此事,林師姐此舉,罪不可赦,根本就是忘恩負義,愧對宗門栽培,無異於恩將仇報!”
  “這個林蕙芷,真是失心瘋了。”
  仙人聞言,依舊神色平靜,只是凝視著棋盤殘局。
  這個權清秋的父母,兩位弟子,倒是不如他們兒子這麽健談。
  司徒夢鯨突然伸手壹招,將壹把松針攥在手心,掌心相抵,細細摩挲,再攤開手掌,碎屑散落四方,其中夾雜著星星點點的符箓光亮,不同尋常。
  權清秋不敢多說什麽,擔心畫蛇添足,惹來這位師伯祖的厭煩。
  大龍湫誰不知道這位老祖師,最喜清凈,最嫌麻煩。
  司徒夢鯨終於開口道:“妳離開後,告訴林蕙芷,讓她繼續閉關就是了。”
  權清秋心中暗喜,起身告辭離去,得了師伯祖這道法旨,大局已定,定是林蕙芷的閉關不出,已經惹來了師伯祖的心中不快。
  在權清秋離開後,司徒夢鯨站起身,壹棵古松,老樹歷經風霜,猶然多生意,可惜少年無老趣。
  這位仙人是豪閥子弟,還是五坊兒出身,任俠意氣,鮮衣怒馬,驕縱橫行。後來大概能算是浪子回頭了,所幸沒把頭都給浪掉。
  仙人以手扶松,轉頭望向遠處那座茅屋,以心聲說道:“黃庭,能否來此壹敘?”
  黃庭拿道袍袖子兜著壹小堆滾燙芋頭,走出茅屋後,縮地山河,壹步來到松下,直接坐在石凳上,剝去數顆芋頭的芋皮,壹同放入嘴中,腮幫鼓鼓,口齒不清道:“說吧,在哪裏打,妳來挑個地兒,我都好商量的。”
  司徒夢鯨坐在石桌對面,以心聲說道:“權清秋擅自覬覦太平山明月鏡道韻壹事,試圖竊據太平山遺址,我得替大龍湫祖師堂,與妳賠禮道歉,如果不是妳剛好在小龍湫,我會親自走壹趟,登門賠罪。”
  黃庭冷笑道:“遺址?”
  仙人說道:“是我口誤了,再與妳道個歉。”
  黃庭說道:“留著權清秋,就是個禍害。有些事情,只要做過,就肯定是紙包不住火的。”
  司徒夢鯨說道:“我在找證據,只是成效不大。”
  其實早在壹年前,他就已經趕來小龍湫地界,憑借仙人修為,在此如入無人之境,哪怕是黃庭那場問劍,司徒夢鯨也沒有出手阻攔。
  如果不是因為林蕙芷恩師的關系,就不是他司徒夢鯨來這邊查找線索,而是掌律師弟身在此地了。
  可要說使出類似拘魂拿魄、翻檢記憶的陰狠手段,又有些為難,壹來大龍湫修士,並不精通此道,很難保證不傷及大道根本,壹旦冤枉誤會了,不說權清秋的爹娘,會大鬧大龍湫祖師堂,設身處地,司徒夢鯨恐怕也會因此記恨上宗。再者,大龍湫祖師堂內部,極少數人,對此也意見不壹,有人心存僥幸,既然小龍湫並未作出任何臺面上的汙穢勾當,又不曾真正損害桐葉洲山河半點,那麽何必興師動眾,老話都說了,論跡寒門無孝子,論心千古無完人。
  宗主兩難。
  可是司徒夢鯨和那位掌律師弟,都想要刨根問底壹番。
  黃庭問道:“要是找到了證據又如何?”
  司徒夢鯨淡然道:“我來親手清理門戶,還會主動稟報書院,交由文廟錄檔。”
  黃庭小有驚訝。
  司徒夢鯨突然說道:“怕就怕林蕙芷壹樣糊塗。”
  權清秋若是當真有過勾結蠻荒軍帳,死不足惜。
  可若是林蕙芷也是,司徒夢鯨會……無比傷感。
  黃庭愕然,大為意外,還真沒有想到林蕙芷可能與蠻荒軍帳暗中勾結,都說家醜不可外揚,這個大龍湫祖師,倒是不落俗套。
  她壹時間對那個大龍湫,印象好轉幾分。
  照理說中土大龍湫,鏡工輩出,壟斷了生意,這樣的宗門,幾乎沒有壹個不是滿身銅臭的。
  司徒夢鯨難得有些笑容,望向這位境界暫時不高、但是名氣不小的年輕女冠,“當修士與做宗主,是兩回事。”
  所以他當年才會拒絕繼任大龍湫的山主。
  而眼前黃庭,不出意外的話,她很快就會是太平山新任宗主了。
  “陳劍仙就算到了我們大龍湫,也是頭等貴客,何必如此鬼祟行事。”
  司徒夢鯨神色古怪,嘆了口氣,倍感無奈。
  壹道虛無縹緲的陰神身影,出竅遠遊走遍山頭後,返回仙人真身之內。
  先前那把松針之中,其實偷偷隱藏著壹張被山上譽為“聽風就是雨”的風雨符,這種符箓,拿來偷聽對話,因為靈氣消散極慢,故而極難被找出蛛絲馬跡,所以又有個不太好聽的別稱,“墻角符”。
  此外仙人陰神出竅遠遊,又有意外收獲,比如在那“別有天”石壁上,“天”字之下,有個不易察覺的蠅頭小楷,篆“地”字,亦是壹張符箓。
  只是壹趟陰神出竅,就發現了五處符箓,捉迷藏壹般,讓壹位仙人不勝其煩,而且篤定還有漏網之魚,尚未被自己發現蹤跡。
  黃庭突然蹲下身,歪著腦袋,探臂從石桌底下摸出壹張符箓,不愧是鐘魁的朋友,都很正人君子。
  妳怎麽不往司徒夢鯨的腦門上貼張符箓?
  仙人再性情散淡,也有幾分惱火,既惱火對方的不擇手段,也驚訝自己的毫無察覺。
  司徒夢鯨環顧四周,朗聲道:“陳劍仙,妳就是這麽當的聖人弟子?!”
  ————
  陳平安帶著小陌壹同離開仙都山地界後,壹路禦風北遊,要走壹趟小龍湫。
  小陌突然說發現個仙人,離著不算遠,約莫是個山上長輩,正護著兩個道行淺薄的小精怪遠遊趕路,只是不知為何,沒有乘坐渡船,也無祭出符舟,兩個孩子只是徒步山路中。
  陳平安便有些好奇,如今桐葉洲,仙人境修士可不常見,像小龍湫那位來自中土上宗的祖師爺,屬於過江龍。
  便讓小陌遙遙施展掌觀山河的神通,不曾想這壹看,就讓陳平安笑容燦爛起來。
  倒不是認識那個暗中為兩個孩子護道的仙人,而是自家下宗,來了壹個出乎意料的客人。
  鄭又乾,是君倩師兄目前唯壹壹個弟子。
  陳平安立即禦風趕去,在山野路中,發現了兩個孩子。
  鄭又乾身邊還跟著個粉雕玉琢的小姑娘。
  估計是乘坐跨洲渡船到了桐葉洲後,由於仙都山這邊暫無渡口,鄭又乾就只能走路來了。
  陳平安讓小陌去與那位仙人待客,自己單獨現身站在山路上,笑道:“又乾。”
  煉形成功沒幾年的小精怪,見著了陳平安,揉了揉眼睛,立即畢恭畢敬作揖,略帶顫音道:“鄭又乾拜見隱官小師叔!”
  鄭又乾其實已經見過這位陳師叔壹面了,在中土文廟那座功德林,雙方第壹次見面,鄭又乾是先喊的隱官大人。
  等到陳平安讓他喊小師叔就行了,鄭又乾就靈光乍現,用了個折中的法子,喊隱官小師叔!
  再次聽聞這個奇怪別扭的稱呼,陳平安忍俊不禁,溫聲笑道:“又乾,下次只喊小師叔就行了。”
  鄭又乾怕自己,之前就聽君倩師兄說過緣由了,都怪蠻荒天下那些亂七八糟的傳聞和邸報。
  原來小家夥出身桐葉洲的羽化福地,因緣際會之下,與師兄君倩拜師,就此正式躋身文聖壹脈的道統,後來跟隨君倩師兄壹起遊歷蠻荒天下,壹路上,鄭又乾聽了些烏煙瘴氣的小道消息,簡單來說,在當時的鄭又乾印象中,那個素未蒙面的小師叔,可怕程度,差不是等於劍氣長城的“齊上路”再加上個“米攔腰”,好像見著了妖族修士和精怪之屬,絕不廢話,壹見面,就要擰掉腦袋,抽筋剝皮,只說這位隱官獨自鎮守劍氣長城那會兒,曾經壹擡手,便抓住壹位膽敢禦風過城頭的玉璞境妖族修士,將其狠狠按在城頭之上,壹手扯掉妖族胳膊,再壹腳踩斷腰肢,最後當場就給生吞活剝了,光天化日之下,就那麽大快朵頤起來……所以對於精怪出身的鄭又乾來說,能不怕嗎?
  這個師侄,當然是誤會自己這個小師叔了。
  見著了鄭又乾,此刻的陳平安,若是落在旁人眼中,整個人的氣息,跟平時是大不壹樣的,而且無論眼神還是臉色,與對待裴錢、曹晴朗又有不同。
  陳平安這會兒就像額頭上貼了好幾張符箓,寫了壹連串文字內容,“慈祥和藹”,“我是小師叔”,“君倩師兄挑了個好弟子”,“這個師侄真是怎麽看怎麽順眼”,“又乾,有沒有誰欺負妳啊,與小師叔說說看,小師叔反正閑來無事,幫妳講道理去”。
  天下文脈、修士道統成百上千,唯獨別跟文聖壹脈比拼護犢子的“道法高低”。
  鄭又乾擡頭看了眼小師叔,這個小師叔,笑容好誇張,笑得鄭又乾差點要哭了。
  之前跟著師父,見著了在蠻荒天下都大名鼎鼎的小師叔,好不容易不那麽害怕了,這次重返家鄉桐葉洲,結果在那條皚皚洲跨洲渡船上邊,又看到了壹封山水邸報,原來是小師叔離開文廟沒幾天,就又做出了壹大串驚世駭俗的壯舉,領銜四位大劍仙,深入蠻荒天下腹地,滅蠻荒宗門,掃蕩古戰場遺址,幾拳打斷仙簪城,跟王座大妖緋妃拖拽壹條曳落河,劍斬托月山,末代隱官城頭刻字……
  邸報上邊的內容,讓小精怪既開心,又驕傲,恨不得見人就說我是那位隱官大人的師侄!
  只是鄭又乾難免有些擔驚受怕。
  唉,說實話,雖說小師叔在自己這邊,還是很平易近人的,可好像還是那位左師伯,讓自己更不害怕些。
  陳平安笑問道:“這位是?”
  鄭又乾趕緊介紹道:“師父之前把我丟在了鐵樹山,她是我在山上認識的朋友,姓談。”
  “瀛洲,妳的名字,我可以跟隱官小師叔說嗎?”
  壹說出口,本就緊張萬分的鄭又乾愈發手足無措。
  名叫談瀛洲的小姑娘輕輕嗯了壹聲,嗓音細若蚊蠅。
  陳平安點頭笑道:“談瀛洲妳好,我叫陳平安,是又乾的小師叔。”
  小姑娘神色木然,有點呆呆的,她僵硬點頭。
  她是鐵樹山那位飛升境大修士郭藕汀的再傳弟子,年紀很小,輩分很高。
  因為郭藕汀的六位嫡傳弟子當中,不少都徒子徒孫壹大堆了,所以這個小姑娘,在山中經常會被白發蒼蒼的修士,稱呼為太上祖師。
  白帝城與鐵樹山,在浩然天下,都是獨樹壹幟的宗門山頭。
  壹個在邪魔外道的練氣士眼中,奉若神明。
  壹個在浩然本土妖族修士心目中,是聖地。
  郭藕汀道號“幽明”,所以又被妖族修士譽為“幽明道主”。
  是中土神洲十人之壹,相傳有過壹刀劈斷黃泉路的壯舉。
  外界傳聞,是郭藕汀與上代龍虎山大天師,有過壹場山巔廝殺,打碎了整座鐵樹山,山水極難縫合了,才有了後來的“山中鐵樹萬年不開花”壹說。
  龍虎山天師府,司職下山斬妖除魔,而郭藕汀本就是妖族修士出身,與當年被白也離開海上島嶼,壹劍斬殺的某頭隱匿兇物,是壹個輩分的修道之士,所以郭藕汀與龍虎山大天師不對付,確實情理之中。
  其實不然。
  與郭藕汀問劍之人,是斬龍之人陳清流,而且當年差點砍死郭藕汀。
  那座新鐵樹山,其實是以崩碎山脈堆積起來的,所以要比舊山矮了數百丈,而且按照約定,落敗壹方的郭藕汀,只要宗門祖山之上,鐵樹壹天不開花,郭藕汀就壹天不得離開宗門。
  最過分的事情,還是鐵樹山中,不得栽種任何草木花卉。郭藕汀作為鐵樹山宗主,壹位浩然山巔修士,曾經以壹種旁門秘法,以自身心相顯化大道,讓鐵樹山“開花”,只是不等郭藕汀下山,就又有人剛好登山了。
  好像早就等著郭藕汀讓鐵樹開花。
  登山之人,不是斬龍之人,而是他的徒弟,白帝城城主鄭居中。
  在那之後,郭藕汀就壹直留在了山中修行。
  只是這樣歲月悠久的老人老故事,只有壹小撮山巔修士才會知曉。
  陳平安笑道:“又乾,小師叔還有點事情,我讓壹個叫小陌的修士,帶妳們壹起去仙都山。”
  鄭又乾使勁點頭道:“小師叔先忙就是了!”
  陳平安說道:“陪妳們走到山下,小師叔再動身不遲。”
  小姑娘胡亂抹了把臉上的汗水,她其實比鄭又乾更緊張。
  鄭又乾沒有直接安慰身邊的小姑娘,只是壯起膽子與小師叔誠摯說道:“談瀛洲可崇拜小師叔了,那幾封山上邸報,她看得次數比我還多呢,反復看,是我花錢買的邸報,邸報卻歸她了。”
  “其實談瀛洲壹般不這樣,平時可鬧騰了,說天底下的英雄豪傑千千萬,只有小師叔,是這個!”
  鄭又乾伸出大拇指。
  小姑娘惱羞成怒,只是隱官在場,她滿臉漲紅,緊張兮兮,兩只手死死攥緊衣角。
  陳平安雙手籠袖,微微彎腰,笑著朝小姑娘點頭道:“感謝認可。”
  陳平安再壹手伸出袖子,笑道:“眼光極好!”
  小姑娘靦腆而笑。
  兩個孩子的護道人,與黃帽青鞋的小陌壹同現身。
  身材修長,身穿壹件顏色如濃墨的法袍,頭別木簪,清秀少年容貌。
  負責秘密護送談瀛洲和鄭又乾跨洲遊歷。
  鄭又乾壹臉呆滯。
  小姑娘倒是雲淡風輕,顯然是早就猜到了。
  先去的寶瓶洲落魄山,得知下宗壹事,就又趕來桐葉洲了。
  這“少年”,正是談瀛洲的傳道恩師,也是郭藕汀的關門弟子。
  修士竟是作揖致禮,笑容和煦與陳平安道:“鐵樹山修士果然,見過陳先生。”
  陳平安笑著抱拳還禮道:“見過龍門前輩。”
  眼前修士,在年少時,就曾經有過壹樁擊水萬裏觸龍門的事跡。
  道號“龍門”的果然,有些意外,這位劍氣長城的年輕隱官,竟然聽過自己?否則怎麽連自己的道號都壹口說出?
  他跟師父差不多,喜歡待在山中,只管自己修行,
  打小就不喜歡下山遊歷,更不喜歡與人切磋道法,輸了受傷,打壞了對方法寶,傷和氣,結仇怨,打壞了自己的,更是損失,就算贏了,又不會多出壹顆雪花錢,名聲壹物,如雲聚雲散,又不能當飯吃。
  所以他在中土神洲,名氣遠遠不如幾位師兄師姐,因為師尊早年受制於那個承諾,不可離開鐵樹山地界,所以都是師兄師姐們在外籠絡關系,積攢山上香火情,與外界談買賣做生意。以至於現在鐵樹山之外的修士,都誤以為他還是壹位元嬰境修士。
  在那場戰事中,他只是隱姓埋名,走了壹趟南婆娑洲,並且有意隱藏境界,只是以金丹修士的,藏身於壹眾修士當中,置身於壹條沿海戰線。最終在戰局危殆之際,聯手劍仙曹曦,壹起守住了那座鎮海樓。
  陳平安笑道:“辛苦龍門前輩壹路護送又乾了。”
  果然笑道:“理所當然的事情,陳先生不用客氣。”
  陳平安拍了拍小師侄的肩膀,滿臉贊賞神色。
  可以可以,我們文聖壹脈弟子和再傳當中,終於有誰像自己了。
  三歲看老嘛,壹看師侄鄭又乾在小姑娘那邊的做派,就絕不會打光棍!
  有些事情,跟學問、境界沒關系,真要講壹講天賦的。
  鄭又乾突然小聲問道:“小師叔,這趟出遠門,又要砍誰?!”
  在小精怪心目中,自己最最敬重的小師叔,不是提劍砍人,就是走在提劍砍人的路上。
  陳平安本想與鄭又乾解釋幾句,妳的小師叔,其實壹向與人為善,路人皆知。
  只是剛好憑借壹張“風雨符”,聽到了小龍湫那位仙人的質問,陳平安便笑道:“是位仙人。”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