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騙了康熙

大司空

歷史軍事

“二爺,老爺已經下值回府,太太派人來傳話,叫您過去呢。”
小廝吳江挑簾子進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01章 坑人於無形

騙了康熙 by 大司空

2024-2-17 20:24

  玉柱帶著兩個小太監秦定和嚴林,正要出西華門,卻被張鴻緒追上來,叫回了乾清宮。
  進殿之後,玉柱才發現,除了宗人府的宗令、左右宗正之外,老十二也在。
  吃席阿哥的露面,令玉柱有了壹種不祥的預感。
  康熙很生氣,冷著臉,壹言不發。
  玉柱自然不可能張嘴去問,汗阿瑪,出了何事?
  現任宗人府的宗令,是和碩莊親王博果鐸。
  博果鐸只有三個女兒,膝下壹直無子,他平日裏也甚少管事,壹心只想生兒子。
  左宗正,信郡王德昭,他是豫親王多鐸的曾孫。他能夠襲封信郡王,純粹是撿了漏。
  德昭的叔祖父,老信郡王董額,曾經狠狠的得罪過康熙。
  董額死後,老皇帝借機報復,故意越過了董額的兒子們,把王爵又交回了鄂紮壹系,由其第五子德昭襲了信郡王。
  據德昭所言,還真出了大事兒。
  和碩裕親王保泰的長子廣善,與奉恩鎮國公滿都護的第三子占珠寶,因為喝多了,發生口角,而大打出手。
  結果,廣善被打破了腦袋,占珠寶卻莫名其妙的死了。
  玉柱壹聽就知道,麻煩真的很大。
  裕親王福全,是康熙最信任的哥哥。他的孫子被打破了頭,必須要有個說法的。
  問題是,占珠寶的爺爺,就是康熙的另壹個弟弟,和碩恭親王常寧。
  說白了,就是老皇帝的兩個侄孫互毆,鬧出來的血案。
  玉柱聽了壹陣子,案情其實並不復雜,現場的目擊證人也有很多。
  德昭含糊不清的說是廣善和占珠寶,發生了口角。
  實際上,在場的人,有壹個算壹個,誰還不知道其中的內幕啊?
  根子還是出在了老皇帝的偏心上了。
  裕親王福全,裝出壹副老實的模樣,深得康熙的信任和重用。
  恭親王常寧,既不會裝孫子,說話也異常尖酸刻薄,很不討喜。
  只是,福全和常寧都活著的時候,康熙雖然有所區別對待,大體上還顧及到了常寧的面子。
  問題出在,福全和常寧去世之後,他們子孫們的待遇,太過於懸殊了。
  福全死後,他兒子保泰,襲的是依舊是和碩裕親王。
  然並卵,常寧死後,他兒子海善,僅僅襲了個多羅貝勒。
  就算是降等襲爵,海善至少也是個郡王吧?
  貝勒海善就是死鬼占珠寶的三叔父。
  照道理說,若是海善襲了和碩恭親王的話,占珠寶的阿瑪滿都護最差也可以封個貝勒了。
  玉柱仔細壹想,老皇帝把老十二叫了來,只怕是要替占珠寶辦個異常隆重的喪事了吧?
  不管怎麽說,畢竟是死者為大嘛。
  可是,據德昭所言,占珠寶的阿瑪滿都護,不僅到處找人訴苦,並公開揚言壹定要殺人者償命。
  無論死者還是傷者,都是皇族。只是,常寧這邊死了人,福全那邊破了頭。
  樂子顯然鬧大了。
  玉柱不聲不響的站在人堆的後邊,他才不想沾染這種倒黴事兒呢。
  只是,老皇帝既然把玉柱追了回來,肯定不可能忘了他的。
  見在場的所有人都恨不得把腦袋塞進褲襠裏,惟恐麻煩惹上身,老皇帝的心裏就來氣。
  “玉柱,妳是該管的宗人府右宗人,妳如何看待此事?”老皇帝幹脆越過了膽小怕事的鼠輩們,直接點了玉柱的名。
  玉柱的腦袋又沒有進水,怎麽可能輕易的摻合進這種爛泥潭裏去呢?
  “回汗阿瑪的話,臣兒以為,茲事尤為體大,非威望素著的親王坐鎮,恐怕難以服眾啊。”玉柱雖然沒有明說,但他的意思卻很清楚。
  臣兒官卑職小,又是異姓公,哪有資格插手皇族宗室之事呀?
  老皇帝原本滿是期待的等著玉柱排憂解難,卻不料,玉柱的肩膀壹溜,打出了經典的太極組合拳。
  偏偏,玉柱的說法,完全站得住腳。
  宗人府是什麽地兒?專門管理黃帶子和紅帶子的特殊衙門。
  玉柱的上頭,既有和碩親王坐鎮,又有鐵帽子的郡王占著位置,哪裏輪得到他壹個外姓的小公爵多嘴多舌呢?
  康熙算是看明白了,燙手的山芋,誰都不想碰。
  但是,這事總要了結的。
  於是,康熙扭頭問博果鐸:“兄王,妳的看法是?”
  博果鐸的阿瑪,和碩承澤親王碩塞,是清太宗皇太極的第五子。
  比較有趣的是,碩塞剛剛出生不久,皇太極就把他的親媽,側妃葉赫那拉氏,賞給了大臣為妻。
  博果鐸比康熙大四歲,康熙出於尊重,叫他壹聲兄王,也算是夠意思了。
  從碩塞開始,到博果鐸,父子兩個都是宗人府的宗令。
  所以,博果鐸理所當然的,便是玉柱嘴裏的那位威望素著的親王了。
  沒辦法,誰叫玉柱去拜見博果鐸的時候,被晾在大門外,足足等了壹個時辰呢?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玉柱終於等到了報復博果鐸的好時機。
  只是,博果鐸也不是凡人,他明明聽見了老皇帝的詢問,卻故意慢了好幾拍,才指著耳朵,問老皇帝:“主子,奴才的耳朵不好使,您剛才是在喚奴才麽?”
  在大清朝,不可能出現“臣弟”的說法。
  皇帝的弟弟,在皇帝的面前,只有三種自稱:臣、奴才和我。否則,就是亂了規矩,要被革爵的。
  博果鐸不僅年紀大,而且輩分也高,他故意的裝聾作啞,即使是康熙也無可奈何。
  “德昭,妳呢?”老皇帝幾乎是咬著牙,盯上了德昭。
  德昭是康熙的子侄輩,他可沒膽子故意裝耳聾。不然的話,康熙順水推舟的讓他回家歇菜了,那就少了好大壹塊的收入。
  “主子,奴才以為,此事非皇子坐鎮不可。”德昭也不傻,麻溜的把麻煩推向了康熙的兒子們。
  老十二立即覺得大事不妙了,在場的皇子也就他壹人而已。
  若是康熙讓老十二來坐鎮督辦此事,那才是冤枉死了。
  站在壹旁的張廷玉,看得很清楚,想得也很通透。
  玉柱這個狡猾的家夥,實在是太壞了,他挖的天坑,莊王博果鐸非跳不可!
  莊王博果鐸的表現,看似滑溜之極,令人無可奈何。
  實際上,等此事了結之時,也就是博果鐸被革去宗令之日。
  道理其實很簡單,玉柱是外姓的小小公爵,他確實沒有資格和威望,插手皇帝親弟弟們的家務事。
  身為宗令的博果鐸,本就應該替皇上背黑鍋。他倒好,怕事兒的躲了。
  躲了也就躲了吧,博果鐸居然是裝聾,這不是把老皇帝當猴兒耍麽?
  耳聾是吧?成,年紀太大了,可別累死在了宗令的位置上,還是回家安享幸福的晚年吧。
  張廷玉連合情合理的說詞,都替老皇帝想好了。
  和宗令的豐厚灰色收入相比,每年壹萬兩銀子和壹萬斛祿米的親王俸祿,簡直不值壹提。
  另外,張廷玉覺得,左宗正德昭的腦子,只怕是有問題吧?
  沒錯,皇帝的侄孫壹死壹傷,確實是個大麻煩。
  但是,把禍水引向皇帝的親兒子們,這合適麽?
  皇帝的侄孫再親,能比兒子更親麽?
  張廷玉的心態十分安穩,頗有種隔岸觀火的快感。
  他是漢臣,滿洲皇族宗親的這些個破爛事,再怎麽著,也不可能讓他去管。
  老皇帝算是被徹底的惹惱了,呼吸都急促了許多。
  魏珠心裏暗暗叫苦不叠,歹命鬼,怎麽偏偏是他伺候在殿內呢?
  養兵千日,該用兵的時候,居然都貪生怕死的開溜了。
  請問,花皇帝的銀子,養著這些掌權的混蛋們,就是為了把麻煩都推給皇帝自己的麽?
  都跪安吧,老皇帝很想怒吼出聲,可是他不能這麽做。
  因為,兩個親侄孫,壹死壹傷,這種醜聞必須盡快妥善的按下去。
  老皇帝凝神細想,想了半天,也找不到比博果鐸更合適的人選了。
  皇帝的堂兄,現任宗令,正應該管事啊!
  老皇帝遊目四顧,頭壹個就看見,博果鐸故意低垂著腦袋的慫樣,心裏的怒火再也抑制不住的翻騰了上來。
  “兄王,您年紀大了,身子骨又比較弱,先跪安吧。”康熙忍著雄雄的怒火,打算最後再給博果鐸壹次機會。
  博果鐸壹聽這話,立時不裝耳聾了,皇帝的話音未落,他馬上就跪下磕了頭,倒退著走了。
  只是,博果鐸剛走出乾清門不久,老皇帝就爆發了。
  “張廷玉,擬旨,莊王年事已高,著革去宗令。”
  “德昭,由妳暫代宗令,玉柱和老十二協助妳,壹起辦理此事。”康熙也不想繼續商量下去了,也沒啥可商量的,索性直接點了將。
  這麽壹來,在場的老滑頭和小滑頭們,壹個都沒能跑掉,被康熙壹網打盡了。
  對於這個結果,玉柱絲毫也不感到驚訝。
  老皇帝半道把他叫回來,不就是想讓他幫著分憂的麽?
  只是,這麽大的天坑,玉柱若是不從博果鐸的身上,收點利息回來,那就是徹底虧本的買賣呀。
  再說了,玉柱本身就是右宗人,責無旁貸。
  老十二很想罵娘,他經常吃席也就罷了,居然掉進了這種天坑之中。
  德昭,信郡王,妳給爺等著!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