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門閥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渾渾噩噩之間,張越感覺到自己的思維重新活躍了起來,指間也傳來了壹絲絲冰涼的觸感。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兩百八十七節 丞相點兵(1)

我要做門閥 by 要離刺荊軻

2020-3-3 12:56

歸寧鎮,漠南草原的明珠,大漢帝國的最北端城市。此地,舊為烏恒呼奢部的鶄澤地區。

延和二年,大漢丞相北伐匈奴,封狼居胥山的首戰,就是在此打響,壹戰而滅匈奴呼揭部,其後迅速北上,圍殲南下的匈奴主力,俘虜壺衍惿。

戰後,那位在鶄澤戰役被俘的匈奴孿鞮氏,成為了匈奴單於,獲得了大漢天子冊封,回到了祖庭龍城。

如今那位單於更是迎娶了壹位劉氏郡主,並與郡主生下了兩子壹女,在龍城過著揮金如土的日子。

而歸寧鎮,則更是徹底改頭換面。

若不是親身來此,恐怕沒有人敢相信,在這距離長安萬裏之遠,大漠之南,弓盧水以西的邊陲蠻荒之地,竟會有壹座規模堪比內郡郡城的都市。

今日的歸寧城,坐落在鶄澤南端的河谷之上。

城高三丈,皆以磚石為基,城墻之上,十余門火炮面向北方,虎視眈眈。

城中工坊林立,商鋪無算。

數不清的附近牧民與來自雁門、上谷、漁陽的商賈,往來其中。

此時正值秋末,草原上的牧草已經雕零,北風開始呼嘯著在大地上嗚咽。

若是過去,此地的牧民,早已經和他們的祖先壹般,驅趕著牲畜,踏上了轉場的道路,壹直要到第二年的春三月,他們才會回來。

然而如今,在歸寧城外的數百裏之地,上萬個穹廬壹動未動。

早在延和末年,歸寧的牧民,就已經從逐水草而居的傳統中解脫出來。

青儲窖加石炭爐加大鐵鍋,讓他們從此擺脫了數千年來引弓之民的詛咒,第壹次可以不用遊牧。

於是,便在官府的主導下,以百戶為村,千戶為鄉,萬戶為郡。

如今的歸寧鎮轄區,有十鄉百村之說。

安義村就是壹個位於歸寧城西五十裏,依鶄澤而居的村落。

村後就是碧波百裏的鶄澤湖,數條水渠,從湖中而來,帶來潺潺流水,穿過村中,流入村前被開辟出來的菜地。

這些菜地是村子裏的公共財產,有兩百多畝的樣子。

種著韭菜、蒜苗、菘菜、茄子等十幾種蔬菜。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茄子田。

大概有三十畝的樣子,但在整個安義村,這三十畝茄子田就是命根子——和蚩尤帶來的青儲窖壹樣,是不容外人冒犯的神聖之地。

哪怕如今,這三十畝茄子田裏的茄子都已經收獲。

地裏面連壹片葉子都找不到了,但安義村的亭長韓阿大,依舊把這三十畝茄子地看成自己的神聖領地。

每天都要來看上三五次,就連村裏堆肥的糞土,也要讓人優先的用到這三十畝地裏,好叫來年種下茄子苗的時候,那些寶貝疙瘩可以不缺營養。

和往常壹樣,韓阿大再次來到茄子地裏巡視。

這個曾經的呼奢部貴族,如今已經垂垂老矣,早年的傷痛,讓他連走路都有些困難,只能在家裏兩個兒子的服侍下,行走於田地中。

但,即便如此,村子上下,也無人敢輕視、怠慢於這位老村長。

甚至,附近十幾個歸寧村落,也都無人敢在他面前失禮。

因為,韓阿大身上穿著的是壹件刺著雄鷹的絳色常服。

這是鷹揚旅的軍官才有資格穿的衣服!

沒有任何人敢仿冒!

在兒子的攙扶下,韓阿大坐到專門為他打造的,在茄子地邊的涼亭裏。

然後從腰間掏出壹件長長的木制筒狀物,接著從腰間的壹個袋子裏,抖落出幾片今年夏天摘下來後就保存地窖裏的茄子葉,將這些茄子葉放入鬥筒裏,點上火,韓阿大美滋滋的抽上壹口。

味道雖然有些辛辣、難聞、嗆肺。

但卻讓他回憶起了年輕時的風光,在鷹揚旅裏的見聞。

“大人,昨兒個,又有北邊的人逃來了……”趁著韓阿大吞雲吐霧的機會,他的長子韓獻趁機問道:“您看,咱們家是不是再去收點匈奴奴?”

這些年來,漠北那邊,不是幾個單於互相爭鬥,就是白災、蝗災。

哪怕是孿鞮氏的本部,日子也不好過。

在過去,若牧民活不下去,自然就會南下搶掠。

但如今,再借那些人十個膽子,他們也不敢來冒犯大漢丞相庇護下的歸寧鎮——都不需要王師出手,歸寧人自己就能收拾掉那些破落戶。

所以,走投無路的匈奴人,終於變成了字面意思——每年都有著大批牧民南下求活。

只要歸寧人點點頭,就自願為奴為婢。

尤其是秋冬季節,這種情況尤為劇烈。

在壹開始,歸寧人還是很高興的,畢竟匈奴人也曾經是他們仰望的對象。

如今翻身農奴把歌唱,反過來當壹把匈奴的主子,對大多數人來說,也是個痛快事情。

但,很快歸寧人就不怎麽高興了。

逃來的匈奴人越來越多,只要肯給口吃的,就有的是人願意簽契約,按手印,給人當牛做馬。

很快,歸寧人就發現,匈奴人的數量要超過他們的族群了。

所以,現在大多數歸寧牧民,都不願意再收人了。

就算收下來,也是用上幾個月就賣給歸寧城裏的商鋪,讓他們商賈帶去西域、河西。

而像韓家這樣的漢軍軍屬,更是天然有著特權,在價格和條件上有優惠。

韓獻就經常借著韓阿大的名義,收下逃奴,然後轉手賣給商賈,賺上壹筆錢。

不過,這事情終於被韓阿大發現,結果自是壹頓家法教育,打的韓獻好幾天都下不了床。

自那以後,韓獻就不再敢背著韓阿大做那些事情了。

“糊塗!”韓阿大放下手裏的煙筒,然後拿著煙筒敲著自己兒子的腦袋:“俺跟著丞相南征北戰,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名聲和地位,就是被妳這麽浪費的?”

“好兒郎,不思勤練武藝,為丞相效死,至不濟也該好好讀書,爭取被城裏的先生們瞧上眼,將來好考到長安的太學去,給俺和祖宗也長長臉……”

“壹天到晚,盡想著賺錢,賺錢!”

“錢再多有個屁用!”

“俺當年在丞相麾下效命,殺的家訾百萬、千萬的富豪不知道多少!”

“妳怎就不和妳弟弟學學?”韓阿大說著,就看向在自己身側的幼子韓奉,那個看上去高大魁梧的年輕人,這是他最喜歡的兒子,也是他全部希望的寄托了。

韓奉今年十八歲,已經生得足有七尺三寸高,虎背熊腰。

更為難得的是,騎**湛,弓馬嫻熟,還能讀書識字,會寫會算。

和長子韓獻壹比,簡直壹個天壹個地!

“大人!”韓獻聽著,立刻就不服了:“錢怎麽就沒用了?”

“這些年來,要不是俺操持著,二郎哪來的錢練習武藝,讀書識字?”

“再說了,二郎武藝是精湛,但也沒見他選上鷹揚啊!”

“武藝哪有錢來的實在……”

韓阿大聽著,立刻火冒三丈:“今年沒選上,明年就選不上嗎?”

“妳這不肖子,居然詛咒妳弟弟!”

說著就要論起煙筒,敲死這個長子。

韓奉連忙上前拉住父親,韓獻更是立刻跑出了十幾步遠,壹邊跑他還壹邊說道:“大人,就算二郎選上鷹揚了,又能怎樣?”

“現在天下承平,丞相的鷹揚旅已經無用武之地!”

“二郎選上了,也不過是服役幾年,然後回來和俺壹起孝順您老人家……”

韓阿大聽著,無力的嘆息了壹聲。

盡管他不想承認,但事實就是如此。

曾經天下無敵,縱橫萬裏的鷹揚旅,如今雖然依舊強大,依舊是丞相鎮壓天下的基石。

但,這柄寶刀,卻已經沒有了用武之地。

從漠南到漠北,自西域至交趾,大漢王師,所向睥睨。

很多時候,壹個地方官帶上幾百鄉兵,就可以滅國破城,根本不需要用到鷹揚旅。

然而,就在此刻,村外的道路上,壹個背上插著令旗的騎兵,疾馳而來。

韓阿大認得,那是歸寧鎮督郵的傳令兵。

“安義村裏正何在?”這傳令兵騎在馬上,俯視著在茄子地裏的眾人。

“老朽韓阿大見過上使!”韓阿大立刻起身上前問道:“未知上使此來是?”

“奉丞相令!”馬上的傳令兵嚴肅的對韓阿大道:“征調歸寧義從!”

“凡歸寧村戶,戶出壹丁,自備弓馬、仆從,限於本月十九,至漠南都護府報到!”

說著,他就從懷裏取出壹份公文,交給韓阿大:“請裏正盡快通知全村丁口,不可貽誤,否則都護府軍法從事!”

韓阿大接過公文,他認不得字,但識得公文上鮮紅的都護府官印,頓時就喜得眉毛胡子都揚了起來。

“丞相點兵!丞相點兵!”他激動萬分,時隔十年,丞相終於想起了他忠勇的歸寧義從了嗎?

韓阿大立刻就對著自己的兩個兒子吼了起來:“快扶俺回村!”

“咱們村中兒郎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

歸寧人,過去是烏恒的呼奢部。

但鶄澤戰役後,這些被丞相拯救的烏恒人發誓與過去壹刀兩斷,再不承認自己的烏恒人身份,轉而以歸寧人自稱。

自那之後,第壹代的歸寧義從,追隨在丞相麾下,南征北戰,打下了赫赫聲名,打出了三個列侯,十五個校尉,二十八個封君!

而歸寧人的總戶口,到今天也不過壹萬多戶而已!

以至於,哪怕最排外的儒家學者,也不得不承認:歸寧之忠勇,甚於中國!

由之,歸寧的戶籍,哪怕是在內郡,在長安也是不受歧視的。

他們被認為是真正的諸夏貴胄壹員——比他們的親戚們,不知道高了多少!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