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8,崛起從敲微軟竹杠開始

臨江仙

都市生活

夜深人靜,好不容易忙完了壹天的工作,陸逸明打算洗洗睡。
電話鈴聲響起。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八十三章 電驢

重生98,崛起從敲微軟竹杠開始 by 臨江仙

2023-12-17 10:33

  陸逸明笑道:“任何行業初期,都是混亂和無序的,誰能進來制定規則,誰就是這個行業的王者,妳說是不是這麽個道理?等別人把所有的框架都搭建好,護城河都挖好,妳還能輕而易舉地進去嗎?”
  林淑儀想了想,說道:“也是。那妳有沒有什麽好的對象推薦?”
  陸逸明問道:“妳聽說過比亞迪嗎?”
  “比亞迪?”
  林淑儀問道:“幹嘛的?”
  陸逸明科普道:“這家公司成立於壹九九五年,總部在鵬城,以生產二次充電電池起步。壹九九七年開始量產鋰離子電池,產值突破壹個億。壹九九八年就成立歐洲第壹家分公司了。去年成立了美利堅分公司和香江分公司。今年剛剛在葵湧建成第壹個工業園,成為摩托羅拉第壹個中國鋰離子電池供應商。”
  林淑儀微微皺眉,說:“也是造電池的?那豈不是跟妳投資的這個新能源科技打擂臺了?”
  陸逸明笑道:“不壹樣。人家船夫哥根本就沒想過要跟我打擂臺。而且我打不過可以加入的嘛。”
  “船夫哥?”
  林淑儀發現自己又聽到了壹個新名詞。
  陸逸明解釋說:“他們的老板王川福,江湖人稱船夫哥。他壹心想造電動汽車。妳在課本裏面學過沒有,全世界的石油只夠用五十年了。”
  林淑儀仔細回想了壹下,說:“好像是,然後呢?”
  陸逸明說:“化石能源屬於不可再生能源,而電能屬於清潔能源,畢竟風能水能潮汐能核能,都可以用來發電。所以啊,電動車壹定是以後的趨勢。所以提前布局,就能快人壹步。”
  林淑儀有些憂慮地說:“燃油車現在還是主流,電動車想要取而代之,怕是得幾十年之後了吧?”
  畢竟,失去靠山,林家現在就得抱粗大腿啊,哪來那麽多時間可以等?
  等到汽車不燒油改充電,那不得等到花兒都謝了?
  在來找陸逸明商量之前,林淑儀就已經提前調查了相關的產業概況,不僅僅是電池產業本身。畢竟她能年紀輕輕就執掌景灣集團,這些東西她還是很謹慎的。
  陸逸明說:“妳了解得還挺多的嘛,不過還不夠多。沒錯,電動汽車想要取代燃油車,確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可電動車又不僅僅是電動汽車,妳就沒有想過電動自行車嗎?”
  “電動自行車?妳確定有人需要這個東西?”
  林淑儀挑了挑眉毛。
  電動自行車在國內的發展起步還是挺早的,壹九八三年的時候,夏國第壹輛有記錄且能量產的兩輪電動自行車就已經正式出現了,150w柱式電機、24v轎車用普通鉛酸蓄電池,是由中海自行車二廠研制成功的永久牌DX-130電動自行車。
  此車壹九八四年投入生產,至壹九九壹年共生產了四萬五千輛,其中出口八百零五輛。
  數據那叫壹個慘淡。
  造成如此慘淡數據的主要原因有三點。
  首先是生產技術不成熟,產量很低,導致價格昂貴,夏國的大部分普通民眾連二八大杠都買不起,更別說是電動自行車了。
  其次是續航能力也不太行,以至於整個九十年代,兩輪電動自行車的從業者都被視為“狂人”和“瘋子”——柱式電機的電動自行車看上去跟自行車差別無幾,而且電能的消耗非常之大,“續航”只有不到三十公裏,根本沒有多少實用價值。
  而且這玩意兒電池壽命短,爬坡能力差,零部件容易磨損……
  這麽壹大堆的問題疊加在壹起,導致整個市場都對電動自行車抱著悲觀的態度。
  在八十年代的城市街頭,妳甚至都找不到壹輛電動自行車,要知道,這時的夏國可是自行車大國,從平民百姓到國家幹部,自行車是社會各個階層人士的出行工具,就像電視劇《人世間》裏那樣,幾乎人人都有壹輛二八大杠自行車。
  即使是在京城這樣的大城市,市區裏面出門無論遠近也都是騎著自行車。
  陸逸明語氣堅定地說道:“老百姓不是不需要電動自行車,相反的,電動自行車的市場前景十分廣闊,桎梏整個產業發展的,是技術不行。既然是技術的問題,那就能用技術的手段來解決。”
  “妳知不知道,早在壹九九五年,水木大學就研制出采用輪轂電機的電動自行車。簡單來說,就是把以前由電動機轉子帶動的傳動系統,改成了將轉子直接放在了輪子上,將定子放在了車軸上,這樣,車子在行駛中能量的消耗大大降低,可以給車子儲備傳輸更多的能量動力。”
  陸逸明頗為感慨地說道:“有了這個技術,電動自行車其實已經具備了實用價值,而這欠缺的最後壹環,只剩下電池了。”
  繞了這麽壹大圈,真相大白了,林淑儀終於恍然大悟,驚嘆道:“所以妳才會斥巨資,投在雷天集團和新能源科技上面?”
  陸逸明也沒隱瞞,說道:“是的。妳有沒有關註最近的政策風向?官方已經開始有意要推行限制摩托車的法令了。”
  夏國的電動自行車產業振興,就是從二零零零年開始的,生產規模逐步擴大,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產品性能顯著提升,這壹切都使得電動自行車突破國標,開始成為摩托車和自行車的替代品。
  二零零五年,中國電動自行車產量突破壹千萬輛。
  二零零七年,電動自行車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產量突破兩千萬。
  二零壹三年,產量突破三千萬。
  二零壹四年,電動自行車保有量直接超過兩億!
  這可是壹個幾千億規模的巨大市場,誰見了能夠不心動呢?
  雖然陸逸明之前入局的芯片號稱萬億級市場,但是這兩者的難度不可同日而語。甚至,千億級的電動自行車、助力車的市場,比萬億級的芯片產業市場經濟性價比更高,這也從側面印證了為什麽國內芯片制造產業鏈這麽拉胯。
  幹啥都比幹芯片劃得來,那我幹嘛還要去搞芯片?
  陸逸明接著說:“尤其是官方本身也樂得減少燃油摩托車的數量,不僅僅是環保問題,更多的考量,還在於治安和交通安全。妳比如說像白雲這樣的沿海大城市,隨著改革開放的程度加深,馬路上的小轎車也越老越多,道路系統需要承載的壓力更是呈幾何倍數的上升。而摩托車這種皮包鐵的交通工具,成為了讓官方為之頭疼的麻煩。別的不論,單單是交通方面就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許多車禍都發生在摩托車和小轎車之間,而且死亡率居高不下。這就導致了官方不得不推出限摩令,以對當下的交通亂象進行大力整治。”
  實際上,壹九八五年的時候,京城就已經率先開啟了限摩措施,包括停發牌照以及不讓摩托車駛入三環以內。
  但眾所周知,很多限令在落地實施的時候總會具體問題具體限制,這其中彈性空間相當大。真正在全國範圍內掀起的限摩大潮,是直到二零零零年之後才開始真正推行的。
  作為親身的經歷者,前世騎著摩托車上班的陸逸明還曾經為此破口大罵過,每次下班路過路口的時候,都得防賊似的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要是被交警逮到了,錢包就又得空空如也了。
  林淑儀對陸逸明的話將信將疑,說:“限摩令之前也搞過幾次,但最後都是不了了之,頂多是抓到就罰錢而已,妳確定這次會有什麽不同嗎?”
  陸逸明說:“當初是當初,現在是現在,首先情況就不壹樣。我認為,各大省會城市在接下來的幾年裏,都會陸續出臺相關措施,或是停發牌照,或是分區域限行,開始大力禁摩。這個時候,電動自行車或者是電動助力車,就會成為這壹批摩托車的替代品。”
  林淑儀順著陸逸明的思路往下想,頓時得出了壹個結論:“妳的意思是,國內的電瓶車產業,將會迎來壹個巨大的歷史機遇?!”
  實際上,陸逸明也確實沒騙林淑儀,在二零零二年底,交通部就會出臺“摩托車上路需要持有駕駛證”的新規定,而這毫無疑問也限制了摩托車的銷售,給了整個摩托車產業重創。
  這種種外在環境的改變,都將促使電瓶車市場迎來全面的大爆發。
  更何況對於用戶來說,電瓶車相比摩托車更容易上手,只要會騎自行車,基本就會電瓶車。再加上電費比油錢便宜,電瓶車取代摩托車,將是不可阻擋的大趨勢。
  電光汽車公司總部,早上七點四十五分,距離上班還有十五分鐘的時間,前臺溫珊梅和張莉娜兩個人吃過早餐,來到工位,掏出口紅開始補妝。
  溫珊梅看著補妝鏡裏面的自己,壹邊畫口紅壹邊憂傷地說道:“老娘生得花容月貌,怎麽就遇不到壹個真心愛我的富二代呢?”
  張莉娜調侃道:“妳要求不要那麽高嘛,找不到富二代妳可以找富老頭呀。”
  溫珊梅毫不猶豫地就拒絕了張莉娜的提議:“妳哈我當什麽人了?我也是有原則的,年紀太大我可接受不了。”
  正說話間,陸定走進了公司大門,兩人趕緊放下手中的活,把化妝盒跟化妝鏡往臺子的角落壹推,齊聲說道:“陸總早上好。”
  陸定朝兩人微微點頭,笑著回應道:“早上好。”
  看著陸定走向電梯的背影,溫珊梅嘀咕道:“不過要是像陸總這樣的中年帥大叔,我也不是不能考慮啦。”
  張莉娜還以為溫珊梅對陸定動了什麽邪念,趕緊勸她打消這個念頭:“妳要死啊,人家陸總可是有家有室的人,而且他兒子還是夏國首富,妳別想著去破壞別人家庭啊。”
  溫珊梅輕哼壹聲,說:“安啦,我對當小三壹點興趣都沒有,我的夢想可是要嫁入豪門當富太太。”
  這話張莉娜已經聽她說了不止壹遍了,當即也是毫不留情地直翻白眼,打擊道:“妳就做夢吧妳,這壹天天的。人家豪門老板壹年賺幾百萬幾千萬的,妳壹年也就萬把塊錢,都不夠別人零頭,妳憑什麽讓豪門看上妳啊?”
  溫珊梅壹扭腰,抿了抿口紅,壹臉妖嬈地說:“憑我騷啊。”
  張莉娜:“……”
  過了沒多久,公司進來壹年輕人,進門之後直接往電梯走,溫珊梅壹看,趕緊走了過去,問道:“靚仔,請問妳找誰?”
  年輕人停下腳步,用奇怪的眼神看了壹眼溫珊梅,說道:“我找我爸。”
  溫珊梅又問道:“妳爸是誰?我們公司的員工嗎?妳帶身份證了嗎?我這邊幫妳做壹下訪客登記。姓名?”
  “陸逸明。”
  “陸……”
  溫珊梅剛剛寫了壹個字,猛然擡起頭,壹臉懵逼地看著陸逸明:“陸逸明?夏國首富陸逸明?”
  都說聞名不如見面,陸逸明的名聲在電光汽車也算是如雷貫耳,但是陸逸明基本沒有來過公司,所以見過他真身的人鳳毛麟角。
  此時陸逸明就站在兩人面前,溫珊梅和張莉娜兩個人卻是震驚得連話都說不利索了。
  溫珊梅當即放下手中的圓珠筆,壹臉盈盈的微笑,來到陸逸明的身邊,溫柔地說道:“陸首富,陸總也是剛到辦公室沒多久,我這就帶妳上去。”
  陸逸明微微點頭,說:“謝謝。”
  溫珊梅親自帶著陸逸明前往陸定的辦公室,壹路上遇到的公司員工,看到這壹幕都感覺到十分詫異。
  “這妹子不是壹直是眼高於頂的嗎?沒見她對誰這麽客氣過。”
  “是啊,我記得上次不是有人說她服務態度不好嗎?說她說話壹點都不熱情。”
  “妳看她這笑得,多諂媚,咦,嚇人。”
  等溫珊梅把陸逸明帶到陸定的辦公室,返回自己的崗位的時候,路上就有跟她算是比較熟悉的員工問道:“溫姐,剛才那靚仔是誰啊?”
  “對啊,他誰啊?我可從沒見妳對誰這麽客氣過啊。”
  溫珊梅笑得非常開心,感覺自己好像是占了多大便宜似的,以壹副洋洋得意的口吻對眾人說道:“他啊,就是聞名遐邇、久仰大名的夏國最年輕首富陸逸明,也是我們董事長的兒子啊。”
  “他就是陸逸明?”
  “我們陸總是首富的老爸?”
  “我靠,這消息也太勁爆了吧?”
  很多人都沒見過陸逸明,更不知道陸定是陸逸明的老爸。所以,這個消息爆出來之後,大家都感覺到非常震驚。
  “難怪我們公司成立這麽久壹直砸錢搞研發都還沒倒閉,原來是有個首富在背後撐腰!”
  “確實,公司燒錢燒得這麽久,也沒聽說有什麽靠譜的盈利模式,原來是首富在支撐著啊。”
  每天都在不停燒錢而感到憂心忡忡的員工,現在都激動壞了。
  這可是首富的親爹啊!
  有陸逸明在,電光汽車還能倒閉咯?
  不可能的!
  “我曹,我們這是要發啊。”
  “媽的,看來以後不能摸魚了。”
  “是啊,大家加油幹!沒想到啊沒想到,我現在居然是在給首富打工。”
  “大家都支棱起來啊。”
  許多人都打定主意,要跟著陸總好好打拼,說不定幾年後,自己就是電光汽車的元老了。這可是首富親爹開的公司啊,沒有比這更有想象力的平臺了,甚至工作出色的話,說不定還能得到陸首富的賞識。
  到時候,直接出任CEO,迎娶白富美,這不直接就走上人生巔峰了?
  辦公室裏,陸定對於陸逸明的到來很驚訝。
  “咦,妳今天怎麽有空過來?”
  電光汽車成立至今,陸逸明基本上就沒來瞧過壹眼,不然公司上下也不會連他這個大股東都不認得了。
  陸逸明笑道:“爸,妳不是壹直念叨著,說公司從開業到現在,壹直都在花錢,卻沒有進項,覺得心裏沒底嗎?我這裏正好有個可以賺快錢的項目。”
  “哦?什麽項目?”
  陸定壹聽陸逸明說這個,頓時就來勁了。
  陸逸明說:“電動自行車,或者是電動助力車。比起技術含量高,生產難度大的電動汽車,很顯然電動自行車的門檻就低了許多。而且很多的技術都是現成的,只要進行整合,再搞點工業設計,就可以投放到市場上了。”
  陸定聽陸逸明說得這麽簡單,頓時就來了興趣:“這個主意好,那我們就做這個!”
  雖說電光汽車背後有陸逸明這麽壹個大金主在,缺錢是不可能會缺錢的,可陸定卻並不想壹直以來兒子給公司輸血,他更渴望用實際行動來證明他的能力,電光汽車能夠自力更生就是第壹步。
  陸逸明說:“電光汽車可以成立壹個子品牌,專門做電動自行車項目。壹來算是做出了第壹款產品,為以後積累經驗。二來,也能夠回籠資金,產生良性循環。到時候電光汽車主攻智能化純電汽車,新品牌專門做電動自行車和電動助力車這種小產品。”
  陸定說:“不錯,那這個新品牌妳打算叫什麽名字?”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