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露餡
官道無疆 by 瑞根
2018-8-31 20:49
當陸為民他們又乘車前往茂源縣城,找到縣委和縣政府大院時,仍然是以要承包山地為名四處打聽,基本上在縣委縣政府大院裏溜達了壹個遍,二人這才離開。
從茂源返回蒙山的路上,陸為民壹直沒怎麽說話,臉色也很平靜,但是曲江知道這位新來的副書記心情糟糕到了極點。
在固城的所見所聞就已經讓陸為民有些不太滿意了,到蒙山情況類似,而到了茂源,這大概是因為根本沒做過準備,陸為民又是以“微服私訪”的方式來直接進入到了基層第壹線,所以最直觀的感受到了縣鄉幹部們的真實狀況。
在離開石井鎮之前,陸為民和曲江還假意以要承包山林為名和那位星月茶樓的張老板聊了壹會兒,而張老板甚至想把他們倆引薦給那位面色通紅酒意熏熏的男子,對方是石井鎮建環國土所的所長,拿張老板的話來說,哪怕是獲得了侯鎮長的點頭幫忙,但是具體選山選地也還的要那壹位來具體操作,而和那壹位搞好關系,無疑可以獲得很多便利。
不過陸為民和曲江都以先要和侯鎮長見了面之後再來確定為由婉拒了張老板的牽線搭橋,只是把那位國土所所長的電話留了下來,表示下壹步會和對方聯系,這讓那位國土所長很不高興,大概是覺得陸為民和曲江二人有些不識擡舉,但是礙於陸為民和曲江二人是侯鎮長的“朋友”介紹來的,才沒有發作。
陸為民和曲江二人離開之後乘車又在石井鎮溜了壹大圈兒,找到了那位張老板所提到了開采石場最佳的地帶,壹條鄉道,雖然是用水泥打成,但是卻還是被重車碾軋得有些破碎變形了,沿著山溝,林林總總大概有七八家采石場分布在這壹區域。
整個河道基本上呈現出壹片白沫漿水狀,也許是前幾天下了雨,河道裏的水量還比較大,白色漿水沿著河道下泄,在壹處平緩的河灣處形成了相當大規模的沈澱,讓人觸目驚心。
而采石場基本上是依山而建,不斷向周邊采掘,大功率的機械設備在采石場裏發出震耳欲聾的噪音,陸為民已經無心去了解這些采石場是否有合法采礦手續了,在他看來,這些采礦手續即便是有,那也肯定是存在問題的,環保這壹關怎麽過的,這種顯然是破壞林區山地的行徑,怎麽獲得批準的,他不得而知,但是以壹個鎮長的朋友就能夠打保票拿下所有手續,這裏的情況可想而知。
縣裏邊的工作紀律和作風情況略好,但是陸為民和曲江還是很輕松的發現了很多人辦公室都是關門閉戶,三三兩兩的工作人員在辦公室裏閑聊,更有甚者,陸為民從壹處關閉的標著檔案局的辦公室裏看到壹個滿臉通紅的男子就躺在沙發上呼呼大睡,當然這個辦公室在角落裏,大概是平素很少有人走到那裏去。
與陸為民壹道行動的曲江幾乎是膽戰心驚的跟隨著陸為民經歷了這壹幕幕,雖然陸為民態度似乎毫無變化,甚至是早就有壹定的心理準備,但是看到這壹幕幕情形,曲江還是在為雷誌虎和譚偉峰感到壓力。
曲江也知道雷誌虎和譚偉峰都算得上是陸為民的老下屬,這兩位都是擔任過現在仍然排在全省十強縣前三的蘇譙縣的縣委書記,而昌西州又是全省脫貧任務最重的市州,可以說陸為民也許是帶著些許希望而來,結果看到的卻是壹幕幕不堪入目的情形,這份打擊可對陸為民來說也許真不小,也幸虧是在固城和蒙山的所見所謂已經有了壹些心理準備,所以落差不至於太大,但即便是這樣,昌西州的這些情況還是太令人失望,曲江不知道陸為民對此作何感想,又會有什麽什麽樣的反應。
曲江揣摩陸為民心境時,陸為民的心境的確不太平靜。
他對昌西州的情況沒有抱太高有要求,越是落後貧困地區,存在的問題越多,那種知恥而後勇的事情往往不會發生在這壹類地區,習以為常,安之若素,見慣不驚,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倒是經常在這些地區存在,但是他還是抱著壹絲希望的,起碼馮西輝和他說起的壹些東西,還是讓他對昌西懷有壹絲希望的,只不過連續幾個縣的情況給他上了殘酷的壹課,可能馮西輝說的那些也的確是事實,但是這些事實都還是夾雜在這些更灰暗的現象中,也足以說明馮西輝會幹得那麽疲憊,那麽不容易。
要在這樣壹種大環境下取得成績,真的不容易。
茂源的情況應該是當下昌西州最真實壹面,落後地區基層政權政府的真實表現,基層領導篤信風水,樓堂館所仍然大建不休,上班紀律松懈,人浮於事,無所事事,執法部門監督流於形式,相關單位和人員搞利益輸送,裙帶之風,各種問題似乎都雲集在了這裏,越是落後,就越是嚴重,這幾乎就成了壹個悖論。
也難怪雷誌虎和譚偉峰年初會專門來京裏拜會自己,可能他們也是意識到了這種落後地區要改變局面的艱難程度,不僅僅是資金項目,更重要的還是機制體制上的改變,怎麽來實現幹部作風制度機制的徹底轉變,這才是實現這些地區真正脫貧致富的關鍵,離開了這壹點,壹切都是空談。
陸為民不知道雷誌虎和譚偉峰對這壹類情況是否知曉,或者說知曉程度有多深,亦或是他們也覺得束手無策,還在苦苦尋找解決之道?
黨建,基層政權組織建設,進壹步鞏固黨在基層政權的執政能力,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履職盡責能力,這應該才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但要做到這壹點談何容易,而這恰恰又是擺在陸為民手上的難題,作為省委副書記,他責無旁貸。
……
雷誌虎接到卓仁義的電話之後也是半晌沒有說話,從雷誌虎復雜的臉色表情,譚偉峰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省委副書記在考察調研過程中“失蹤”,這當然不是好事情,其實他們兩人從卓仁義每天的電話匯報中就已經意識到了這壹點,陸為民對這樣的考察調研安排很不滿意,但這也已經是他們能做到的最好的了。
他們倆也考慮過這方面的情況,幹脆就讓陸為民去看壹看最真實的壹面,但是最終還是沒敢這麽做,如果那樣做了,那他們倆可能都會在昌西州成為眾矢之的,但現在陸為民丟開了卓仁義,自己去“微服私訪”了,那也就怪不得他們倆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反而去掉了壹塊心病,只是真正想到陸為民看到各種陋習,雷誌虎作為州委書記心裏還是有些不是滋味,把最難看的以免暴露在領導面前,哪個壹把手願意發生這樣的事情?
“陸書記去了哪兒?”譚偉峰忍不住問道。
“估計是茂源。”雷誌虎揉了揉臉,“老卓也不知道,還以為陸書記身體不舒服在賓館休息呢,沒想到到吃晚飯的時候都沒見著人,後來才知道陸書記和曲主任壹起出去了,而且是晚上八點過才回來,出去那輛越野車是泥漿沾滿了,看樣子也是跑了不少地方,而且是下了鄉村。”
茂源?譚偉峰心裏也是壹緊,茂源是他的老家所在,對自己老家的情況,譚偉峰也是有所知曉的,自己還有不少沾親帶故的親戚朋友同學在那邊,他基本上不願意回茂源,就是怕被各種復雜的關系所牽絆,但即便是這樣,譚偉峰也知道有些東西是逃不掉的。
“現在還不確定,但我估計是茂源,本來茂源是最後壹站,現在陸書記提前了,也不知道陸書記究竟去看了壹些什麽,也沒有接到茂源那邊的報告。”雷誌虎自我解嘲的笑了笑,“也罷,露餡了,咱們倆心裏也就踏實了,免得總是提心吊膽,該挨批評就挨批評唄,總要面對。”
譚偉峰也苦笑,“雷書記,這沒報告才最危險啊,也就是說茂源是在沒有發覺的情況下就被陸書記看了個底兒朝天,妳我還不了解縣裏的那種工作紀律和作風,下午能夠有啥好的表現?只怕陸書記現在對咱們倆的印象會是‘大為改觀’啊。”